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鸞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1.鸞鳥和鳳凰。比喻賢能的才俊之士。漢.賈誼〈弔屈原文〉:「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唐.李白〈贈瑕丘王少府〉詩:「皎皎鸞鳳姿,飄飄神仙氣。」
碧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青天。唐.林傑〈乞巧〉詩:「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宋.蘇軾〈虛飄飄〉詩:「露凝殘點見紅日,星曳餘光橫碧霄。」
雁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雁群飛行天空時,排列如一或人等字形。宋.蘇軾〈虛飄飄詩.序〉:「元祐間,山谷作虛飄飄,蓋樂府之餘,當時諸公皆有和篇。黃魯直原作詩云:『虛飄飄,花飛不到地,……蜃樓百尺橫滄海,雁字一行書絳霄。』」
翠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古代婦女頭飾。形似翠鳥尾部長毛,故稱為「翠翹」。唐.韋應物〈長安道〉詩:「麗人綺閣情飄飄,頭上鴛釵雙翠翹。」唐.白居易〈長恨歌〉:「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搖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搖曳、搖動的樣子。唐.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明.高啟〈風樹操〉:「朝風之飄飄兮,維樹之搖搖兮。」
悄不聞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鴉雀無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鴉和雀都是叫聲相當吵雜的鳥兒,當鴉雀無聲時,那就非常安靜了。宋代蘇東坡有一首絕句,寫到有一天晚上,他在枕上醒來,夜已深沉,即將破曉。大地一片寂靜,連喜歡鳴叫的烏鵲也熟睡了。這時,月已西斜,織女星金星顯得特別明亮,星光斑斕中,竟有如飄飄欲仙,好像身已不在人間一樣。這裡蘇詩的原文作「烏鵲無聲」,「烏鵲」就是烏鴉和喜鵲,所以和「鴉雀無聲」意思是一樣的,而且烏即烏鴉,鵲和雀音同,也許「鴉雀無聲」這句成語就是從這裡演變出來的。形容非常寂靜。蘇詩另見於秦觀的《淮海集》,恐是偽託之作。使用「鴉雀無聲」的例子,如《三俠五義》第一一九回:「這廳上點的明燈蠟燭,照如白晝...
出鬼入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玄逐3>,進退詘伸,不見朕垠4>;鸞舉麟振,鳳飛龍騰,發如秋風,疾如駭龍。……運於無形,出於不意。與飄飄往,與忽忽來,莫知其所之;與條出,與間入,莫知其所集。 〔注解〕 (1) 倨句詘伸:直曲屈伸,形容軍隊迂迴進退的動作。倨,音ㄐㄩˋ。句,音ㄍㄡ。詘,音ㄑㄩ。 (2) 巧詐:奸巧詭詐。 (3) 玄逐:當作「玄運」。指天之運行。「『逐』當為『運』」,見清.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引王念孫說。 (4) 朕垠:徵兆、跡象。垠,音|ㄣˊ。
省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會晤、相見。元.湯式〈望遠行.雪花風飄飄冷透屏幃〉曲:「那一場省會。玉纖手忙將這俏冤家耳腮上鎚。」
空空妙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僕射之首。此時亦萬計殺之,乞不憂耳。」劉豁達大度,亦無畏色。是夜明燭,半宵之後,果有二幡子一紅一白,飄飄然如相擊于床四隅。良久,見一人自空而踣,身首異處。隱娘亦出曰:「精精兒已斃。」拽出于堂之下,以藥化為水,毛髮不存矣。隱娘1>曰:「後夜2>當使妙手空空兒3>繼至。空空兒之神術,人莫能窺其用,鬼莫得躡4>其蹤,能從空虛之入冥5>,善無形而滅影6>。隱娘之藝,故不能造其境,此即繫僕射之福耳。但以于闐玉周其頸,擁以衾,隱娘當化為蠛蠓,潛入僕射腸中聽伺,其餘無逃避處。」劉如言。至三更,瞑目未熟,果聞項上鏗然,聲甚厲。隱娘自劉口中躍出。賀曰:「僕射無患矣。此人如俊鶻,一搏不中,即翩然遠逝,恥其不中。纔...
花枝招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打扮美麗、婀娜多姿的樣子。多用於女子。《金瓶梅》第三二回:「只見銀兒和愛香兒,又與一個穿大紅紗衫年小的粉頭,提著衣裳包兒進門,先望月娘花枝招颭繡帶飄飄,磕了頭。」《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那女子的尖尖趫趫,鳳頭一對,露在湘裙之下,蓮步輕移,如花枝招颭。」也作「花枝招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