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81 ms
共 4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適合探索階段的自我揭露3 適合洞察階段的自我揭露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定義自我揭露適合使用在助人歷程中,指助人者建設性的和個案分享自己的經驗、行為、感覺。對個案而言具示範和鼓勵作用,且提供一個新的架構,讓個案能更深入的思考。尤其適合在探索階段和洞察階段使用此技巧。 適合探索階段的自我揭露1. 相似性的揭露:使助人者表達相似經驗的認同感,如「我瞭解,因為我也有類似的經驗」。當個案聽到其他人有相似的經驗,可以使個案產生問題的普及感,覺得自己的經驗是正常的,自己並非是孤單一人。助人者使用技巧時,要注意焦點不要...
|
代幣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幣制度運用過程中,要能關照、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強調每一個體具有獨特人格的需要,給予高度的尊重與鼓勵,學生始能產生認同感。在班級經營中營造和諧氣氛,針對班級目標不斷給予學生增強,培養班級團體動力,營造具有強烈歸屬感的班級氣氛。過理性的代幣制度規劃,結合學生人格的需要,採取「動態權衡」的方式,靈活依照實際情境需求修改代幣制度的規定,使學生能凝聚對代幣制度的認同與歸屬感、榮譽感,從而達成代幣制度應有之功能。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代幣制度英文關鍵字:token economics 參考資料陳嘉陽(2012)。教育概論(...
|
摯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情深厚的朋友。[例]在我最失意的時候,幸好有摯友的鼓勵,才讓我重新振作起來。
|
自食其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記載,漢文帝時,賈誼見到人民紛紛棄農從商,擔心將來造成糧食不足的問題,於是向文帝力陳農業是立國的根本,朝廷應當鼓勵人民從事農耕,使每個人都能憑藉自己的力量養活自己,讓那些從事工、商等末技及游蕩不務正業的人從事耕種,這麼一來就會有充足的存糧,人民就能安居樂業,國家富強安寧,而不至於像現在這樣生活在危懼之中。漢文帝聽取賈誼的建議,就開闢籍田親自耕種,勸導人民務農。「自食其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憑藉自己的力量養活自己。
|
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鼓勵。如:「勸勉」、「嘉勉」、「互勉」。
|
Fritz_Perls_完形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察覺自己身體語言中細微的訊號與線索。ex:請腳正在發抖的當事人更用力抖腳,並對腳說話。停留在感覺中:鼓勵當事人進入原本想逃離的感覺或情緒,去面對、質問及經驗這些感覺,進而解除障礙,得到成長。完形取向對夢的工作:把夢詳細紀錄,請當事人演出夢境中各個角色。夢的每個部份都是當事人的投射,在演夢的過程中,猝不同的特質或部分相互觸動,更覺察自己的情緒本質。
|
大材小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雄人物,現在當浙江東路安撫使,實在是把大材料用在了小地方。(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亞。)”鼓勵他為恢復中原而努力。 4.用法 比喻用人不當,浪費人才。 5.相似詞 牛鼎烹雞、牛刀割雞、殺雞用牛刀、長材短用、大器小用 6.相反詞 適才適、所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各得其所 7.例句 他是一位學有專長的電機碩士,卻安排他去管伙食,這未免太大材小用了。
|
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鼓勵。《文明小史》第一三回:「知道的說我棄瑕錄用,鼓舞人材。」
|
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八務、七戒、六恐、五懼訓誡各臣,而朝外亦民風樸實,賞罰分明,突出法制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極為罕見。他鼓勵其他朝臣以集思廣益的態度進諫,又敢於認錯,在第一次北伐時,因誤用與他最為親密的馬謖而失敗,後上表自責,自貶降官,將馬謖處死。《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的父親因馬謖兵敗連坐被髡(髡刑:剃髮),但是他對諸葛亮的評價卻是“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諸葛亮在技術發明上亦有靈巧的構想,曾發明損益連弩(諸葛弩、元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推演兵法,作的八陣圖,直至唐代名將李靖仍十分推崇。 由於《三國演義》誇大...
|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學無止境,必須勤奮、吃苦,才能有好成績。如:「臨別時,老師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鼓勵我們努力進取。」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