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新聞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具備敏銳的判斷能力,足以分辨社會上所發生的事件是否有新聞價值。
|
豬鼻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raseonycteris thonglongyai (Hill, 1974)
頭軀幹長2.9~3.3公分,無尾,前臂長2.2~2.6公分,成體體重僅2公克。體色可能有2型,其一背部毛色為紅褐色,另一型背部為灰色,腹部毛色較淺,雙翼與股間膜為深色。
泰國西部堪布里(Kanchanaburi)省桂河旁的小塊區域。
主要棲息地為常綠林或落葉林接鄰溪流、農田,且附近有石灰岩洞穴處,喜居在複雜的石灰岩洞深處,在農田區捕食昆蟲;以晨昏為覓食高峯,其他時間可能都靠休眠節約能量的消耗。本種為群居性,平均一群隻數為百隻左右,但個體間保持一定間距;覓食時,也各自有覓食區,會趕走入侵者。生殖季始於乾季,約在4~5月,雌蝠一胎生1仔。由於分布侷限,棲地需求特殊,估計本種數量可能不超過2,500隻,為保護該種蝙蝠,其棲息的小片地區,已自1981年劃設為國家公園。
T0000000886--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T0000000935--翼手目(Order Chiroptera)
T0000000939--豬鼻蝠科(Family Craseonycteridae)
|
黑斑叉鼻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rothron nigropunctatus (Bloch et Schneider, 1801)
體短,球型;體背藍褐色;腹部白色;體側具有許多大小黑點;各鰭深色;體型小,體長可達20公分。
南日本、中國大陸沿岸、台灣、菲律賓、印度--西太平洋區的熱帶海域。
喜棲息於岩礁地帶,嗜食蝦、貝類的肉食性魚類。
飼養容易,供觀賞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魨目(Order Tetraodont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魨亞目(Suborder Tetraodont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四齒魨科(Family Tetraodontidae),Globefishes,Puffers,Swellfihes
魨上科(Superfamily Tetraodontoidea)
|
撞一鼻子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遭到拒絕而感到難堪。如:「他正趕著經理心情不好的時候進去囉唆,難怪會撞一鼻子灰。」也作「碰一鼻子灰」。
|
鼻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鼻腔出血。多因鼻部受到外傷、黏膜過度乾燥、微血管破裂、維生素不足或鼻內腫瘤等疾病而引起。《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列傳二.胡天游列傳》:「乾隆元年,尚書任蘭枝薦舉鴻博,次年補試,鼻衄大作,投卷出。」
|
吻鼻箱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方形;體甲截面大致為五角狀,背側稜與腹側稜發達,背中稜存在;背面甚寬,中間具低的背中稜,無棘突;腹面寬度大於背面,腹面仍突出,呈弧狀;背側稜與腹側稜明顯而銳利;體側稍凹;眼前吻部突出。唇厚,齒深褐色。背鰭短小位於體後部,無硬棘,軟條數9;臀鰭與其同形,軟條數9;無腹鰭;尾鰭後緣圓形。體一至為灰褐色;唇背、頭部、尾柄、背鰭、尾鰭與胸鰭基均有黑斑。以前所記載之吻鼻箱魨( Rhynchostracion rhinorhinchos)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
豬鼻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rettochelys insculpta (Ramsar, 1886)
四肢扁平呈槳狀,與海龜相似。體表呈淡灰色,身體呈卵圓形,背甲有縐摺狀突起,無角質盾板,與鱉相似。其吻端有如豬一般管狀的鼻子,因而得名。上下頜的唇為肉質構造,並非如其他多數龜鱉種類主要為角質構成。最大背甲長可至70公分以上。
於新幾內亞南部、澳洲北部。
棲息在水流緩慢的溪流、湖泊、半淡鹹水的河囗、潟湖等環境,於陸上活動的能力並不佳。食性為雜食性,攝食小型魚類、甲殼類動物及其他植物性食物,但以攝食植物性食物較多,主要攝食岸邊植物的果實與嫩葉、水生植物之嫩芽、果實等。卵殼堅硬,呈圓球形,每窩產卵數為15~20顆。
龜鱉目(Class Testudunes)
豬鼻龜科 (Family Carettochelyidae)
|
鼻化元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元音時,氣流從口腔和鼻腔同時流出,產生口腔和鼻腔的共鳴,便構成鼻化元音。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