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MQ_(Moral_Quotient)_道德智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Q(Moral Quotient)道德智商達人:具有良好的品德,並有禮貌體貼、尊重寬恕、忠心誠實、負責合作等良好情操美德,且能實踐,有具體事實者。 何謂MQ?道德智商是指一個人的德性水準或道德人格品質,指的是明辨是非對錯的能力,也就是個人擁有強烈的倫理信念並且能夠確實實行之。中國傳統社會所說的四維八德,就是個人最核心的道德天性,若將其轉化為現代的詞彙,也就是MQ所說的博愛、互助、服務、誠實、禮貌、孝順、包容、自制等美德德目。道德智商的內容包括體貼、尊重、容忍、寬恕、誠實、負責、平和、忠心、禮貌、幽默等各種美德。 我們常說的“德智體”中是把德放在首位的;科爾斯說,品格勝於知識。可見,德是最重要...
目錄1 認知行為矯正之簡介2 認知行為矯正之重要概念3 行為改變的三階段歷程3.1 第一階段:自我觀察3.2 第二階段:開始一個新的內在對話3.3 第三階段:學習新的技巧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認知行為矯正之簡介認知行為矯正治療法的代表人物為Meichenbaum。此治療法認為行為改變的先決條件為,個案必須注意到他們如何思考、感受、表現,以及自己的反應對別人產生的影響。認知重建扮演著重要角色,Meichenbaum認為認知結構是思考的整合部門,是用來監督和指導想法中的選擇。此學派認為當個案注意到自己行為時的認知時,便能改變自己行為。故會協助個案察覺自己行為背後的自我內在語言,並協助個案中斷自己...
驅力減低說亦稱驅力減弱理論。驅力(drive)是一種假設的能量來源,由人類的基本需要組成。當個體內缺乏某種需求或不滿足,所形成之不愉快的緊張狀態累積至一定程度,驅力會導致個體採取相應行動,降低或消除體內的緊張。1943年美國行為主義學派心理學家霍爾(Hull)提出驅力理論(Drive theory)解釋個體行為動機,主要原理為均衡作用,他主張個體有保持內在狀態平衡不變的傾向,若體內偏離平衡狀態時,個體產生之不舒服的緊張狀態(驅力),引發個體作出利於體內狀態趨於平衡之行為,解除不舒服的緊張狀態,維持身體恆定。大部分人類行為較易從經驗中發展的驅力所激發。相對於「本能是間接不特定」的本能說,驅力引起...
隔離作用(Isol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義隔離作用屬於神經症性防衛機轉(Neurotic Defense)。在解釋上,常與情緒隔離(emotional insulation)、情感隔離效果(Isolation of affect)、理性作用(亦稱智識化Intellectualization)一同討論。隔離作用,是指個體在可能受到情感傷害的情境中,為避免情感涉入之後的焦慮和痛苦,退回被動、冷漠的狀態,將情緒與事件隔開(把痛苦的感覺從意識層面中加以區隔),使用過度理性的態度面對帶有情感的情境;或是個體將不愉快記憶從腦中意識上特意隔離,以減少情緒的涉入,減輕對本身的打擊和傷痛。例如用理性口吻陳述罹患癌症或可怕的車禍事件,或是醫生和護士...
現實治療理論(reality_therap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實治療法是美國精神科醫師葛拉塞(W. Glasser)1965年所倡議,它的基本精神是我們要為自己所選擇去做的事負責,我們可能是我們過去的結果,但卻並不是過去的受害者,除非我們自己選擇如此。此派治療理論認為所有的問題都發生在現在,因此,現實治療花很少時間去談過去。現實治療以案主現實生活中的行為表現為治療對象,重點在於協助案主面對現實的態度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了解只有自己負起應負的責任,才能獲得滿足的道理。換言之,現實治療理論在精神上是秉持著「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看法。它們認為人們只要願意為某個目標努力,就可以有所改變,所以主張人類是有意識地表現自己,而非受制於潛意識的趨力,因此反對決定論...
壓抑作用(Repress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義也稱為潛抑作用(Repression) 或稱壓抑機轉,防衛內心衝突的最原始方法,亦是其他心理防禦機轉的根源,在防衛機轉中屬於神經症性防衛機轉(Neurotic Defense)。大部份來自於潛抑孩童時期的某些衝動。潛抑作用指的是本我(id)出現了令個體無法接受或會帶來危險的衝動時,此時心智會不自覺地產生壓抑作用,將其衝動驅進潛意識裡。意即,自我(ego)將不容於超我(super ego)的慾念、具威脅性、令人痛苦的想法與感覺、或不為社會所接受的衝動,排除於意識之外的過程,並壓入潛意識層面中。不被超我所接受的,包括許多無法被意識接受的非分有害的想法、念頭、記憶、感受、願望、觀念、情感、衝動...
蓋聶(Gagne)的學習條件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蓋聶(Gagne)係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授,他的學習條件論,其理論大要如下:1. 基本假設—發展是學習累進效果所成,學習並非單一歷程而且各歷程間彼此並不能互相涵蓋或者融合為一。2. 學習是把來自外在環境之刺激轉化為新能力,所需之數個訊息處理階段。3. 教學目標分類論:一九七七年在其所著學習條件書中將教學目標(教學結果)分為五大類(1) 心智技能。(2) 認知策略。(3) 語文知識。(4) 動作技能。(5) 態度。4. 學習條件論的摘要(1) 基本假設--發展是學習的累進效果所成;學習並非一歷程,而且各歷程彼此並不能互相涵蓋,或者融合為一。(2) 學習--把來自外在環境之刺激轉化為習得的新能力...
奧蘇貝爾(Ausubel)直接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奧蘇貝爾(Ausubel)直接教學(direct instruction)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Ausubel)以教師中心教學為其主張,包括兩大概念:針對教師應如何教,奧蘇貝爾認為以講解式教學為佳;而學生應如何學,澳蘇貝爾則提倡意義學習。(註1)講解式教學(expository teaching)係指教師教學時根據預先訂定之教學目標,預先計畫好學生應學習之知識及技能等直接教導學生,過程不強調學生自行探索組織知識的部分,因此又稱為直接教學(direct instruction)。 直接教學三原則一、意義學習的產生直接教學主要透過講解的方式進行,而其目的是使學生對所學習之教材產生意義學習。意義...
退化作用(Regress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義退化作用也稱「逆退機轉」。是指個體由於受到某些危險、衝突的推動,或遭受嚴重打擊時,其行為倒退至發展的早期(較不成熟)階段,改以較幼稚的行為方式以及態度表現,以暫時獲得安全而消除焦慮、痛苦。尤其在個人面臨巨大壓力或新挑戰時,很容易以不成熟、不恰當的行為回應。個體成長的過程中,幼稚的行為舉止漸漸被較成熟懂事的言行所取代,這是正常的發展狀態。然而當外在壓力事件過大,個體無法解決時,幼年時期的幼稚言行舉動就可能再次出現,個體像是退回到早期階段。例如成年人在情緒衝突或遭受挫折時,忽有類似兒童之幼稚舉動及態度,藉以趨避挫折及獲得安全感。人在幼年時期和長大以後處理事情的方式大不相同。小孩子犯錯,只要撒...
布魯姆(B._Bloom)的認知領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魯姆(B. Bloom)認知領域(Cognitive Domain)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將教育目標分為認知、情意、技能三類。在認知領域中,又可細分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等六個認知層次。知識即是記憶、認識,能回憶重要名詞、事實、方法、規準、原理原則等。理解是要能對重要名詞、概念之意義有所掌握,能轉譯、解釋。應用是要能將所學到的知識概念、方法、步驟、原則通則等等應用到不同的情境中。分析是要將知識的某些訊息,所包含的成分、元素、關係、組織原理等等分解出來,重新加以組合,並釐清之間的關係。綜合是能將知識訊息的某些要素重新安排或合併為有組織的整體,或呈現其間的關係。評鑑是要依照某規準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