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如指諸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八佾》:「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用以比喻對事情熟了解或容易辦成。宋.蘇軾〈范文正公文集敘〉:「淮陰侯見高帝於漢中,論劉項短長,畫取三秦如指諸掌。」宋.楊萬里〈荐舉王自中曾集徐元德政績同撫司奏狀〉:「壽皇論天下事,如指諸掌,風生穎脫,有過人者。」
輕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視侮辱。《後漢書.卷四十四.徐防傳》:「今不依章句,妄生穿鑿,以遵師為非義,意說為得理,輕侮道術。」《紅樓夢》第六十回:「趙姨娘將芳官以粉作硝,輕侮賈環之事說了。」
評量過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劃評量的規劃階段是最常被忽略,但卻是相當重要的過程。在規劃階段也可以讓專業人員有機會和兒童及其家人熟,以利於未來評量工作的進行。在規劃階段可能涉及的活動,至少尚包括以下這幾方面:跟家庭見面,以確定彼等的關心、優先事項、與資源。澄清轉介的問題。澄清家庭的關心、優先事項、問題、以及社會文化的偏好。和家庭一起決定評量是否需要。和家庭一起檢視現有的資料。如評量被認為適當,確定包括家庭之其他團隊成員的角色與責任。當有需要時,安排手語或其他語言翻譯人員。和家庭一起研擬評量的目標。和家庭一起研擬評量的策略。獲得父母同意進行評量。安排...
永傳不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永垂不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永垂不朽」原作「垂不朽」。蔡邕,字伯喈,東漢陳留人。蔡邕少時師事太傅胡廣。胡廣,字伯始,東漢南郡華容人。官至太傅,歷事安、順、沖、質、桓、靈六帝。胡廣熟典章,辦事經驗豐富,柔媚謙恭,不抵觸任何人,在當時有「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惟胡公。」的諺語。靈帝即位時,胡廣年已八十,仍代為太傅,老死任上。熹平六年,靈帝感懷胡廣的恩德,令胡廣的學生蔡邕為恩師作〈胡公碑〉,以紀念胡廣。內容記載胡廣對漢朝的貢獻,並且頌揚胡廣的事蹟必可永遠流傳而不可磨滅。後來「永垂不朽」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永遠流傳而不可磨滅。
點閱召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防部依離營時間久暫、動員需要及專長、區域對後備軍人、國民兵的召集。主要在平常將後備部隊加以編制,使其熟所屬編制,以便戰時能迅速動員集結。
不見書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子之徒,譽者或過其實,毀者或損其真,鈞之未睹厥容貌,則論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取《論語》弟子問并次為篇,疑者闕焉。 〔注解〕 (1) 顯:明白、清楚。 (2) 受業:追隨老師學習。 (3) 有:音|ㄡˋ,通「又」。
走筆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下筆成章」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陳思王植1>字子建。年十歲餘,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2>。太祖3>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4>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時鄴銅爵臺新成,太祖將5>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6>,可觀,太祖甚異7>之。 〔注解〕 (1) 陳思王植:曹植(西元192∼232),字子建,三國時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歲能屬文,甚得武帝寵愛。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陳王。植才思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六朝詩人多受其影響,謝靈運嘗言:「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得八斗。」卒...
傳聞不如親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測。 (2) 充國:指趙充國(西元前137∼前52),字翁孫,西漢隴西上邽人。善騎射,好兵法,熟匈奴與羌族的情況。武帝時破匈奴有功,拜中郎將;宣帝時破羌。其言屯田十二便,寓兵於農,為世所推重。卒諡壯。 (3) 隃:音|ㄠˊ,遠,同「遙」。  (4) 金城:古郡。在今甘肅蘭州之西北。 (5) 圖上方略:繪製地圖,擬定攻討計畫,一同奏上。
乍入蘆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不知深淺。比喻新到一個地方,對當地情形還不熟。《西遊記》第三二回:「常言道:『乍入蘆圩,不知深淺。』──倘或被妖魔擄去,卻不又要老孫費心?」
失所流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丞相軍事。海賊郭祖寇暴樂安、濟南界,州郡苦之。太祖以夔前在長廣有威信,拜樂安太守。到官數月,諸城平。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