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心合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意一致。《水滸傳》第六○回:「小可今日權居此位,全賴眾兄弟扶助,同心合意,同氣相從,共為股肱,一同替天行道。」《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娶來的,未知心性如何,倘不與我同心合意,反又多了一個做眼的了。」
|
西山日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離騷》;……其辭曰:……「精瓊靡1>與秋菊兮,將以延夫天年;臨汩羅2>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解扶桑3>之總轡4>兮,縱令之遂奔馳,鸞皇5>騰而不屬兮,豈獨飛廉6>與雲師7>!」 〔注解〕
(1) 瓊靡:玉屑。瓊,美玉。靡,碎屑。
(2) 汩羅:汩羅江,為汩水、羅水合注而成。二水在湖南省湘陰縣東北會合,乃稱汩羅江,西北流入湘水。戰國時屈原於此投江而死。汩,音ㄇ|ˋ。
(3) 扶桑:古代相傳東海外的神木,是日出的地方。
(4) 總轡:結轡,已打結的韁繩。轡,音ㄆㄟˋ,控制牛馬等牲口的韁繩。
(5) 鸞皇:鸞與凰,皆為古代的神鳥。鸞,音ㄌㄨㄢˊ。
(6) 飛廉:神話傳說中的風神。
...
|
補償取向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影響,造成這些兒童生理發展遲緩,或是種種不利日後進入國民小學發展與學習的不良後果。美國政府基於濟弱扶傾的社會公義原則,便提出有利於這些兒童的福利政策—啟蒙教育方案(Head Start Prolect),透過計畫性的福利措施,這些兒童能得到適當的營養、醫療補助,進而改善身體健康狀況,並接受國家免費提供的學前間皆促個人、家庭與國家的整體進步。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補償教育、文化不利英文關鍵字: compensatory education、curtureally disadvantaged 參考資料:周俊良著。幼兒特殊教...
|
提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提拔、幫助。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一七齣:「多謝相公,正是今日得君提掇起,免教人在汙泥中。」《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莫非娘子有扶助小生之處?望乞娘子提掇,指點小生一條路頭,真莫大之恩情也。」
|
滿臉春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滿面春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風是一年之中最為和煦的風,不冷不熱,吹拂在臉上令人舒暢,所以笑容堆滿臉,這應當就是「滿面春風」這句成語的由來。古人詩句常引用這種情境,例如《全宋詩》中載錄了一首釋志南和尚的詩:「古木陰中繫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天來臨了,和風輕拂臉上,是何等愉悅!至於使用「滿面春風」一詞,則可從宋代陳與義的〈寓居劉倉廨中晚步過鄭倉臺上〉詩中看見,詩一開頭就說:「紗巾竹杖過荒陂,滿面春風二月時。」描述詩人在滿面春風的二月,外出散步的感受。陳與義用的是「滿面春風」的原義,後來這句成語多用來形容滿面笑容,心情喜悅或得意的情狀。有時也會和...
|
朱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錦葵科木槿屬,常綠灌木。原產華西、華南。葉有柄,卵形,互生,粗鋸齒緣或缺刻緣。花大,腋出,有朱紅、黃、白或桃紅色,雄蕊柱平滑無毛。蒴果闊卵形。易於栽植,供觀賞,或種植作為綠籬之用。也稱為「佛桑」、「扶桑」。
|
滂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流廣遠。《楚辭.劉向.九歎.逢紛》:「譬彼流水,紛揚礚兮;波逢洶涌,濆滂沛兮。」《文選.左思.吳都賦》:「出乎大荒之中,行乎東極之外,經扶桑之中林,包湯谷之滂沛,潮波汨起,迴復萬里。」
|
教育基本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律平等。對於原住民、身心障礙者及其他弱勢族群之教育,應考慮其自主性及特殊性,依法令予以特別保障,並扶助其發展。第 5 條各級政府應寬列教育經費,保障專款專用,並合理分配及運用教育資源。對偏遠及特殊地區之教育,應優先予以補助。教育經費之編列應予以保障;其編列與保障之方式,另以法律定之。第 6 條教育應本中立原則。學校不得為特定政治團體或宗教信仰從事宣傳,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亦不得強迫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及學生參加任何政治團體或宗教活動。第 7 條人民有依教育目的興學之自由;政府對於私人及民間團體興辦教育事業,應依法令提供...
|
柳嚲鶯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柳條低垂,鶯聲婉囀。形容春天景色的美好。唐.岑參〈暮春虢州東亭送李司馬歸扶風別廬〉詩:「柳嚲鶯嬌花復殷,紅亭綠酒送君還。」
|
蕭牆之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1>也,相2>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3>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4>於邦內。吾恐季孫5>之憂,不在顓臾6>,而在蕭牆7>之內也。」 〔注解〕
(1) 由與求:由,仲由(西元前...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