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西拉山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義大利半島南部的斷層山地,北起大蘭多灣,南到斯奇拉斯灣。平均高約一千三百公尺。近年漸有水力發電及觀光娛樂設施。
西番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香果的別名。參見「百香果」條。
模里西斯鎧甲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耶謨賴也夫,阿烈克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俄國舞者、編舞家及教師,原名阿烈克歇.尼可拉維奇.耶謨賴也夫(Aleksei Nikolaevich Yermolaev),他生於聖彼得堡,曾於國立彼得格勒戲劇學校(the Petrograd State Theatre School)就讀,1926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立刻成為國立列寧格勒歌劇芭蕾學院(The State Academic Theatre for Opera and Ballet)的首席舞者,從1930年到1958年應聘到莫斯科的波修瓦芭蕾舞團(the Bolshoi Theatre)演出。此外他曾演出多齣電影,例如:《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 ...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西銳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銳爾(315~386)為西元四世紀時耶路撒冷教會的神父及主教。他在西元三四五年所著作的〔教義講解〕(Catecheses),可視為早期基督教會在基督教學校中所進行之系統研究的代表。
  〔教義講解〕在教育方法方面,提出了相當有價值的洞見。由於該書的內容,主要在論述當時一位基督徒所認識與遵行的信條與誓約,故由該書可以更了解早年基督教的教義、禮拜儀式、經典及習俗等。〔教義講解〕中的內容,可視為早年基督教會在其高級教義問答學校(Catechetical School)及初級教義問答學校(Catechumenal School)中,所進行之紮根的系統研究之最佳代表。
換足西頌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語。換足西頌步〈sissonne changé〉。可以做閉合式〈fermé〉或開展式〈ouverte〉往前〈en avant〉或往後〈en arrière〉。這是義大利派別卻革堤學派(Cecchetti Method)所使用的術語。閉合式〈fermé〉往前〈en avant〉:左足在前第五位置半蹲〈demi-plié〉,往上跳至空中和往前,下來時先用右足著地半蹲〈demi-plié〉,左足則在經後第四的空中後;當右足一著地,左足就下到後第五位置半蹲〈demi-plie〉。往後〈en arrière〉則為相反。開展式〈ouverte〉在第一足柔和下沈〈fondu〉著地時,另一足則留在空中90度...
Gail Grant《Technical Manual and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Ballet》1982、Gretchen Ward Warren《Classical Ballet Technique》1989、Agrippina Vaganova《Basic Principles of Classical Ballet》1969.
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位名。西邊、西方。
西藝教育思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藝教育思潮」始於鴉片戰爭之後;其時國人怵於西方的船堅砲利,主張學習西方的技藝,以達到「師夷之技以制夷」之目的,如左宗棠在福建設立藝局,曾國藩、李鴻章奏請派遣幼童留學外國學習技藝,都是強調西藝教育重要的明證。
  唯初期所謂西藝,僅指軍械、器具製造技藝的學習,認為欲圖自強在於造成堅甲利兵。甲午戰後,西藝思想漸由軍械、器具製造技能的學習,改變為普遍科學技藝之養成。張之洞在〔勸學篇〕中指出:「算、繪、礦、醫、聲、光、化、電,西藝也。」並謂:「講西政者,亦宜略考西藝之功用,始知西政之用意。」張之洞雖主張政藝兼學,但卻認為政急於藝,因為西藝必須專門研究,非十年不成,緩不濟急,而學習西政...
庇里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赫哲族民間舞蹈。流傳於黑龍江省的富錦等地赫哲族聚居區。《庇里西勒》為赫哲語,意為踼踏,故亦稱《踼踏舞》。每當年節和喜慶日子,人們相聚廣場作舞。該舞分獨舞表演和群舞自娛兩稱形式,動作基本相同。群舞時,男女並排,兩手交叉彼此相握。舞技嫻熟者可踏出各種複雜快速的節奏。無樂器伴奏,擊地為節。舞蹈歡快熱烈。
西民族學院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西民族學院圖書館創立於1952年,原名中央民族學院廣西分院圖書室。1953年學校改名為廣西省民族學院,同年正式成立圖書館。1958年學校再改名為廣西民族學院,圖書館即改為現名。1986年建成新館舍,面積計7,070平方公尺,1987年增建館舍2,400平方公尺,使圖書館的服務條件獲得極大改善。
  館藏包括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文獻,尤其注重收集有關廣西各民族的和廣西地方的文獻。至1990年藏書達748,000冊,包括中文書籍527,000冊、中國古籍35,000冊(其中含善本1,319冊)、外文書籍62,000冊、報刊合訂本77,000冊、地方文獻45,000冊、聲像資料1,20...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