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竄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刪正、改定。《新唐書.卷一○○.楊恭仁傳》:「師道善草隸,工詩,……,少選輒成,無所竄定,一坐嗟伏。」唐.元稹〈授獨孤朗尚書都官員外郎韋瓘守右補同充史館修撰制〉:「是用命爾遞遷諫列,次補外郎,竄定文,裁成義類。」
訇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勢盛大的樣子。唐.韓愈〈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李十一拾遺、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士〉詩:「颶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
方員無真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制錢為圓形,中有方孔,故方員指錢。「方員無真假」指有關錢財之事不能講人情。《醒世恆言.卷一八.施潤澤灘遇友》:「卻又道方員無真假,比原價反要增厚。」
邪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正的行徑。《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邪徑敗良田,讒口亂善人。」《文選.張衡.東京賦》:「迴行道乎伊,邪徑捷乎轘轅。」
攬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執筆。《南史.卷八.梁本紀.簡文帝》:「帝幼而聰睿,六歲便能屬文,武帝弗之信,於前面試,帝攬筆立成文。」宋.陸游〈獵罷夜飲示獨孤生〉詩三首之三:「欲疏萬言投魏,燈前攬筆涕先傾。」
龜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和繫印的絲帶。即印綬。《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論曰》:「先馴則賞籯金而賜龜綬,後服則繫頭顙而釁北。」唐.章懷太子.注:「龜謂印文也。漢舊儀曰:銀印皆龜紐,其文刻曰『某官之章』。」
夾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列在道路兩旁。《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雙雲竦以夾路,瓊臺中天而懸居。」唐.岑參〈稠桑驛喜逢嚴河南中丞便別〉詩:「駟馬映花枝,人人夾路窺。」
握炭流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握炭火,足探沸水。比喻極為勇敢強悍。《文選.陸倕.石銘》:「於是流湯之黨,握炭之徒,守似藩離,戰同枯朽」句下李善注引《六韜》:「紂之卒,握炭流湯者十八人。」
泉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冥途,人死後所歸之處。唐.張說〈贈廣州大都督馮府君神道碑銘〉:「朱轓象服,寵及泉路,榮其親兮。」唐.杜甫〈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傷其臨老陷賊之故為面別情見於〉詩:「便與先生應永訣,九重泉路盡交期。」
鬢成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鬢髮變白。唐.李白〈上三峽〉詩:「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唐.杜甫〈送鄭十八虔貶台州司戶傷其臨老陷賊之故為面別情見於〉詩:「鄭公樗散鬢成絲,酒後常稱老畫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