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判官還講三分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再不講情理的人也會講點情理的。如:「他已改過,判官還講三分理,你就別再為難他了!」
規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則條例。[例]你然觸犯了規條,就應該受罰。
法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法律命令,總稱法令。《三國演義》第二二回:「曹操法令行,士卒精練。」《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本縣法令嚴明,地方清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鐵把小矛,古代作為兵器或農具。晉.陸雲〈答車茂安書〉:「舉鈒成雲,下鈒成雨,潤,隨時代序也。」
法外施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紀之外,給以寬大處理。《鏡花緣》第四十五回:「他有這功勞,自應法外施仁,免其一死。」《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當朝人最惱的貪官汙吏,也還算法外施仁,止於把他革職,發往軍臺效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曠的。《楚辭.宋玉.九辯》:「泬寥兮天高而氣清。」《文選.江淹.雜體詩.謝臨川》:「乳竇滴瀝,丹井復寥泬。」
假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出自本心的情意。《三國演義》第二八回:「策觀書大怒,斬其使,遣人假意請許貢議事。」《紅樓夢》第五七回:「姨媽這麼說,我明日就認姨媽做娘。姨媽若是棄嫌不認,便是假意疼我了。」
不同日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母要盡孝,對兄弟要友愛,對朋友要存義,這是為人的基本。所以一個人是非觀念要分明,要「以直報怨」。父母是我們在世上最親的人,遇到殺父仇人,豈有輕饒的道理?想盡辦法也要報仇,否則為人子女就是不孝,也就是不合禮了。這正是為何《曲禮》說:「父之讎,弗與共戴天」的理由了。這種觀念在《禮記.檀弓上》也提到:有父母之仇要報的人,是要「寢苫枕干」的。苫,音ㄕㄢ,草的意思。干是盾,也就是兵器的意思。也就是為報父母之仇,為人子女要處心積慮,睡不能安寢,隨時準備兵器,等待機會。所以「不共戴天」原本是古代儒家藉報父仇一事的觀念,來宣揚對父母之孝的重要,後來演變成一句成語,比喻對人仇恨極深。
攻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血氣循環在同時一起衝到心臟。一般用來比喻情緒極為激動或病狀嚴重。《紅樓夢》第七四回:「今真怒攻心,又勾起往事,便冷笑道:『好個美人!……』」
白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著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而今主人的事,做不得,銀子又無了,怎好白手回去見他?」《西遊記》第五三回:「泉水乃吾家之井,憑是帝王宰相,也須表禮羊酒來求,方纔僅與些須;況你又是我的仇人,擅敢白手來取?」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