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8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要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緊要急切。《宋史.卷一五四.輿服志六》:「金字牌者,日行四百里,郵置之最速遞也;凡赦書及軍機要切則用之。」《元史.卷一六○.王磐傳》:「其言要切,皆見施行。」
|
冷高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氣中某高度的高壓,其熱力結構中心區域的空氣相對於四周為冷,即稱為「冷高壓」。其壓力強度隨高度遞減。
|
宸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主的聽聞。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欲稍稍遞進聞於上,上以廣宸聰,副憂勤。」
|
馬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驛站。古時為傳遞文書而設,供人馬休息的處所。宋.朱弁《曲洧舊聞》卷八:「宣和末,親於畿北馬鋪中,見無名子題詩云。」
|
攮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膿包。比喻毫無骨氣、用處的人。《醒世姻緣傳》第八一回:「俺那個是攮包,見了他,只好遞降書的罷了。」也作「膿包」、「膿團」。
|
紙撚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紙搓成繩索狀的東西,用來引火或蘸物。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攞下這窗戶上紙來,做個紙撚兒點著。」《二刻拍案驚奇》卷一:「辨悟求點燈,老者打個紙撚兒,蘸蘸油點著了,遞與辨悟。」也作「紙捻兒」。
|
手指字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手語。用手指屈伸的各種姿勢,代表不同的字母,用以組成文字,可供聽覺障礙者或語言障礙者溝通和傳遞思想。
|
做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遞消息。《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他原是賊頭趙大一路做線的,老爺的弓弦必是他昨晚弄壞了。」
|
題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清時,官缺遞補辦法。有空缺時,上官在應補此缺或應陞此缺之人員內,揀選奏請補用。《儒林外史》第四○回:「蕭采辦理城工一案,無例題補;應請仍于本千總班次,論俸推陞守備。」
|
行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遞菜餚。《南史.卷二三.王華傳》:「傳酒行炙,皆悉內妓。」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