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吳燈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的樂趣中,學習到如何去實踐這些足以影響人一生的「心靈功課」。此外,著有童話集《歡樂綠森林》、《不睡覺的國王》等12本,少年小說《新爐主》、《證嚴法師》等11本,語文書《小小口才高手》等9本,親子書《親子溝通無障礙》等兩本,勵志書《看見生命》等3本,散文集《鏡心,心鏡》、《燃燈集》等2本。
|
打了個盹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閉眼小睡。《紅樓夢》第四一回:「你就說醉倒在山子石上,打了個盹兒。」《續紅樓夢》第一三回:「直鬧到雞都叫了,我這纔打了個盹兒。」
|
遮人眼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酒作樂。這件事傳到諫臣曹輔耳中,隨即進表直諫徽宗不該被奸臣蠱惑,貴為天子竟到市井民間遊玩,寵幸娼妓,睡在娼館裡。這種行事舉動,想要遮蔽他人的耳目,實在不可能。如果天下人都知道了,史官也記在史書上,到時可是貽笑萬代,不可以不謹慎啊!後來「掩人耳目」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用假象欺騙、蒙蔽他人。如《鏡花緣》第七三回:「就如人家做文,往往竊取陳編,攘為己有,惟恐別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雜七雜八,強為貫串,以為掩人耳目。」
|
回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回覆的信函。[例]她意外收到歌星的回信,興奮得睡不著覺了。
|
鈞天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趙簡子一日睡醒時,敘說夢遊鈞天,聞廣樂九奏之事。見《史記.卷四三.趙世家》。後指好夢或泛指夢幻。宋.辛棄疾〈滿庭芳.柳外尋春〉詞:「只今江海上,鈞天夢覺,清淚如絲。」
|
夢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子於睡夢時排洩精液,稱為「夢遺」。
|
夢寐魂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夢寐以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夢寐以求」這個成語是從《詩經.周南.關雎》中的「寤寐求之」一語演變而來。在《詩經》第一篇〈關雎〉中,描述一個男子在河邊邂逅了一位美麗的姑娘,回家以後,朝思暮想,「寤寐求之」,意思就是說他無論是清醒著還是睡著了,沒有一刻不在想怎樣去尋求佳人,與她締結良緣。後來「夢寐以求」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願望強烈而迫切。
|
安枕而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窟,在緊急的時候就可以逃過獵人的追捕,免於一死。但是你現在只有一窟,還不能把枕頭墊得高高,無憂無慮地睡覺,我會再幫你尋找另外兩窟。」於是馮諼去見梁惠王,他告訴梁惠王,如果能請到孟嘗君幫他治理國家,那梁國一定能國富兵強。於是梁惠王派人邀請孟嘗君到梁國,連續請了三次,馮諼都叫孟嘗君不要答應。當齊王得知梁國一直派人來請孟嘗君,連忙也派人請孟嘗君重回齊國當相國。馮諼要孟嘗君向齊王請求,把先王傳下的祭器,放在薛地,並且興建宗廟,以確保薛地的安全。當宗廟建好後,馮諼對孟嘗君說:「現在三窟已成,從此以後你就可以把枕頭墊得高高,無憂無慮地睡覺了!」典源又見《戰國策.魏策一》內容則是表述張儀企圖遊說魏國背棄合縱...
|
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臥而善驚,不能酣睡的精神病。《說文解字.㝱部》:「寎,臥驚病也。」《廣韻.去聲.映韻》:「寎,驚病。」
2.稱嗜睡的症狀為「寎」。明.張自烈《正字通.宀部》:「寎,多寐也。」
|
橡皮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金屬或木材為骨架,並以橡膠布為外殼所組成的小艇。可折合,重量輕,占地小,可供軍事、救生、狩獵、勘察與遊玩等用途。[例]睡在橡皮艇中隨波飄浮是一種很好的享受。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