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注意力需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意力需求通常「干擾」行為是為了尋求注意力—是急需協助的訊號,了解兒童的干擾行為是對注意力的渴求需要一些經驗,你可能知道兒童會用炫耀來獲得注意力,也可能看過兒童故意使壞討引起甚至是負面的注意,但終究,這些他們都得到注意。渴求注意力是一種正當的需求(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early child care research),但是在大班級裡很難滿足這項需求,即使是最有經驗的老師也覺得在1:10師生比的情況下,要讓每個人充分獲得注意力...
老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野鄙賤,沒有教養的人。南北朝時,南人用此譏北人。《南史.卷一六.列傳.王玄謨》:「柳元景、垣護之雖並北人,而玄謨獨受老傖之目。」《資治通鑑.卷一二九.宋紀一一.世祖孝武皇帝大明七年》:「上好狎侮群臣,自太宰義恭以下,不免穢辱。常呼金紫光祿大夫王玄謨為老傖。」
戟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伸出手指指著對方。明.李東陽〈奕說〉:「其勝者施施然,若闢土地而朝秦楚;不勝則赬面戟指,無所不至。」也作「戟手」。
拽巷邏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街巷中叫,驚動街坊。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動不動神頭鬼臉,投河逩井,拽巷邏街,張舌騙口,花言巧語。」也作「拽巷攞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方人常用的語詞,無義。如:「僗什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舉名的班首真呆僗,覷著法聰頭做金磬敲。」
猴兒崽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猴兒。責小孩的話。《紅樓夢》第六三回:「很會嚼舌頭的猴兒崽子!留下我們,給你爹做娘不成?」也作「猴崽子」。
忿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憤怒而。《宋書.卷五三.庾登之傳》:「炳之為人強急而不耐煩,賓客干訴非理者,忿詈形於辭色。」
文章憎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文才好,卻命運乖舛。《聊齋志異.卷一.葉生》:「不意時數限人,文章憎命,及放榜,依然鎩羽。」《官場現形記》第五四回:「不怪自己錯了韻,反主司去取不公,嘆自己文章憎命。」
枉口拔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枉口,指胡言亂語;拔舌,源自佛教,謂人生前若說假話,搬弄是非,死後將入拔舌地獄受拔舌之苦。故用拔舌來譬喻說假話和搬弄是非。「枉口拔舌」為人肆意胡言,造謠生事的話。《金瓶梅》第二五回:「是那個嚼舌根的,沒空生有,枉口拔舌,調唆你來欺負老娘?」也作「提口拔舌」、「枉口嚼舌」。
板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木板做成的屏障。《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五:「方媽媽隨把房門拽上了,鏗的一聲下了鎖,隔著板障大聲道:『孫家小猢猻聽著,你害我女兒弔死了,今挺屍在床上,交付你看守著。』」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