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1.84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蟻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脈目蛟蛉科昆蟲的幼蟲。腹部橢圓形,顏色灰暗,上覆棘刺,下顎狀如鎌刀,堅強有力。常掘出深二點五至五公分、寬二點五至七點五公分的漏斗形沙穴,自身藏在穴底,僅露出大顎,等待小昆蟲滑落沙穴,再加以攫捕,吸乾體液之後,再將之拋出穴外。成熟後吐絲和沙為繭,在其中化蛹。成蟲有四枚窄,不擅飛翔。
蝶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目。幼蟲食作物葉,成蟲化蛹,羽化成蝶。如鳳蝶、黃蝶、粉蝶等皆屬之。
狐假鴟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狐之假借虎威,如鴟之張振聲以撲噬。比喻憑恃威勢以嚇人。《舊唐書.卷一九.僖宗本紀》:「初則狐假鴟張,自謂驍雄莫敵;旋則鳥焚魚爛,無非破敗而終。」
以功補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功勞來彌補過失。《晉書.卷六二.劉琨傳》:「馮異垂,而奮翼於澠池,皆能因敗為成,以功補過。」也作「以功覆過」。
猴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生長在樹上的大形真菌,形狀像猴子的頭。肉嫩味鮮,營養豐富,與熊掌、海參、魚並列為四大名菜。亦可藥用。也稱為「猴頭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即尺蠖。昆蟲綱鱗目。白天時將膀平展於樹幹上,體色酷似樹皮,具有掩飾作用。腹末有兩對腳,以各種闊葉樹的葉片為食,每每造成嚴重的葉落現象。具有趨光性,入夜後,可在樹多的區域發現蹤跡。
夜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鱗類,出遊概在夜間,前有內緣脈二,在外方者短,第二脈從中室之半途支出,第十二脈頗長,後亦有內緣脈,第五脈從中室外側之半支出,亦有缺之者。
翔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體略向前傾,如鳥張開膀緩慢地走。比喻可以從緩進行的事。《三國志.卷三八.蜀書.秦宓傳》:「此乃承平之翔步,非亂世之急務也。」
始祖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鳥綱始祖鳥目。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鳥類,距今約一億四千萬年。大如烏鴉,形狀介於鳥類與爬蟲類之間,被視為爬蟲類進化到鳥類的過渡型。其特徵為全身覆蓋羽毛;兩鶚布滿細小又尖銳的牙齒;每邊膀上各有三個爬子、蜥蜴般的長尾巴上有二十節脊椎骨,每節附生一對尾羽。牠的前肢和尾巴有助於飛行,但由體型構造和生理情況看來,亦只能作初步短距離的飛行。其化石在十九世紀時,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的侏羅紀晚期地層中發現。
二化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屬鱗目。身體細長,前闊長,呈灰黃色,有褐黑色小點,後為三角形,呈白色。成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幼蟲常群聚在植物莖內穿孔蛀食,致使植物發生枯心或白穗的現象,是一種危害農作的害蟲。繁殖甚速,在臺灣一年可繁殖三至四代,為水稻、粟、玉米、甘蔗、茭白等的大敵。也稱為「鑽心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