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系統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描述組織上的屬關係和部門相互之間關係的圖表。
今古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經學的兩大學派。秦朝時,始皇焚書,使許多經書亡佚。西漢初年,官方乃請遺老、長者口授經書,而以當時所使用的書記錄成書,稱為「今文」。後魯恭王壞孔子宅,於壁中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皆以古籀文書寫,稱為「古文」。又河間獻王亦稱其得古文經傳。當時經師多不信古文。東漢末,服虔、馬融、鄭玄皆尊習古文,古文經學遂昌盛。今所傳十三經注疏,多取古文學派之說;西漢今文學說,僅存《公羊傳》的何休注。
大清一統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代官修的全國性地方總志,五百六十卷,清道光年間,最後一次重修完成。其編纂體例,先分省編排,各省再分列圖、表,繼之以總敘,次以府、直廳、州分卷。然後分疆域、分野、建置沿革、屬縣、城池、戶口、田賦、山川、古跡、關隘、人物、土產等目敘述。
鹽務管理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民政府置,屬於鹽務總局,設在各產鹽區域,辦理各該區域的鹽務。
西狹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時的刻石。刻於靈帝建寧四年(西元171)甘肅省成縣魚竅峽摩崖上,為武都太守李翕所立。每字約四公分見方,皆為漢。筆勢方嚴峻偉,筆力雄傑。為漢碑中的上品。
洛陽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福建省晉江縣洛陽江上的一座橋。民間相傳宋泉州太守蔡錫修造洛陽橋時,因風濤險惡,難以施工,乃書檄令皂夏得海傳告海龍王,竟得「醋」字而還。經拆解後,遂於二十一日酉時興工,橋得以落成。見褚人穫《堅瓠六集.卷一.造洛陽橋》。
養工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養護工程處的縮稱。屬於臺北市政府工務局。主要職事包括道路、橋梁、水利的養護,及寬度五公尺內道路的興建。
賣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賣肉體來賺取金錢。明.謝肇淛《五雜組.卷八.人部四》:「又有不於官,家居而賣姦者,謂之『土妓』,俗謂之『私窠子』。」
建設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於各縣市政府的機構。掌理工業、商業、礦業、水利、市場管理、農會輔導及公營企業等事項。
伊秉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54~1815)字組似,號墨卿,清福建寧化人。乾隆進士,官至揚州知府。工詩詞古文,尤精翰墨,根柢於漢碑,所作清勁古拙,體勢獨出,復以法入楷、行、草諸體,兼得顏魯公筆意,遂獨樹一幟,卓然名家。著有《留春草堂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