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主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導並主持盟會。《左傳.襄公九年》:「我實不德,而要人以盟,豈禮也哉?非禮,何以主盟?」後用以指說媒,主持婚事。《警世通言.卷二○.計押金鰻產禍》:「坐定道:『聞知宅上小娘子要說親,老媳婦特來。』計安道:『有甚好頭腦,萬望主盟。』」
警察廣播電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四十三年創立的廣播電臺,隸屬當時的警政廳。自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後,警察廣播電臺隨之改隸內政部警政署。主要服務項目包括提供警政、交通資訊,提升民眾法律知識。
雷鳴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錐刀之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微利小事。《續漢書志.第二九.輿服志上》:「爭錐刀之利,殺人若刈草然。」《明史.卷二○八.齊之鸞傳》:「陛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乃至競錐刀之利,如優館舍乎?」也作「錐刀之末」。
小歌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小型的歌舞劇。一般以通俗的歌舞、生動的臺辭,和輕鬆、活潑的方式來娛樂觀眾,西元一八五○年由法國最先導。
潮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廣東潮州、汕頭地區的傳統地方音樂。源流可上溯南朝古樂,隋唐承繼,協律郎陳政及韓愈曾極力導。到明清再承襲和融匯正音戲、崑腔、西秦、外江等劇種的音樂,構成獨特風格的曲調。與我國古典詩詞格律的起承轉合有密切關係,曲調清麗,變幻奇妙。今臺灣、閩南的龍巖、龍溪地區及東南亞、港澳華人僑居之地皆有流傳。
棄武修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止武備,修明文教。如:「太平盛世,棄武修文,國民生活水準大幅提升。」
模寫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臘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所的藝術論。主張自然界為理想世界的模型,藝術以逼真、模仿自然為美。也稱為「模倣論」。
游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浮誇不實的言論。《禮記.緇衣》:「大人不游言。」
華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春秋時宋人。歷事文、共、平三君,共四十年。因見國家處於楚、晉兩大國間,飽受戰爭之苦,和平運動,使兩國結盟於宋,為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弭兵之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