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5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傷弓之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驚弓之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戰國策.楚策四》載,戰國時代,齊、楚、燕、韓、趙、魏六國,決定聯合起來,以「合縱」政策對秦國,於是趙國派出使者魏加到楚去商談軍事結盟的事情。魏加見到楚相春申君,得知楚國要派臨武君當主將,魏加覺得他不是合適的人選,因為自己少時好射,便舉了一個關於射箭的例子:「從前魏國有一個射箭好手更羸,有一天他和魏王來到一座高臺的下面,仰頭看到天上的飛鳥,更羸就跟魏王說他可以只用弓不用箭,就把天上的飛鳥射下來。魏王不相信。過了一會兒,東方飛來一群雁,更羸把弓拉滿然後放掉,果真有一隻雁應聲墜落。魏王吃驚地問:『為什麼這樣可以把雁射下來?』更羸解釋說:『因為這是一隻...
相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與敵人勾結。《三國演義》第一二○回:「朕聞在邊境與敵人相通,今果然矣!」
抵不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抵、抵擋不住。如:「他抵不住金錢的誘惑而虧空公款,以致身敗名裂。」《西遊記》第三九回:「他兩個戰經數合,那妖魔抵不住猴王,急回頭復從舊路跳入城裡。」
退徙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退九十里,來報答您的恩惠。如果這樣還不能得到您的諒解,楚軍仍然繼續進攻,那我也只好拿起弓箭,和您相對了。」後來從言裡的原文「辟君三舍」演變出「退避三舍」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主動退讓,不與人相爭。
巴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出版了《复仇》、《將軍》,《神?鬼?人》等短篇小說集和 《海行集記》、《憶》、《短簡》等散文集。日戰爭爆發後,巴金在各地致力於日救亡文化活動,編輯《吶喊》、《救亡日 報》等報刊,創作有《家》的續集《春》和《秋》,長篇小說《戰三部曲》(又名 《火》),出版了短篇小說集《還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訴》和 《龍?虎?狗》等。在
楊萬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楊萬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自號誠齋,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一生力主金,與尤袤、范成大、陸遊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生平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進士。曾任太常博士、廣東提點刑獄、尚書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讀、秘書監等職務,官至寶謨閣學士。主張擊金人,收復失地,以正直敢言,一生奉行「正心誠意」,嗜茶如命。後因奸相韓侂冑專權辭官居家,隱居十五年不出,開禧二年(1206年)憂憤而死。臨終前寫下「吾頭顱如許,報國無路,惟有孤憤...
探索階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已經進入工作期,諮商師往往會碰觸到個案之盲點或脆弱之處,個案想逃避或否認是自然的事,甚至有意無意的拒諮商歷程亦是意料中事;事實上,許多個案原本即知自己困擾問題之癥結所在,只是不願承認,或是其實帶著這些困擾問題,可令其免於面對其他更深沉或痛苦之問題,甚至有的個案在此階段,只是循著「醫學模式」,急著想找出問題所在,以及「罪魁禍首」是誰,期望如此即能減輕自己的痛苦或罪惡感,並能對症下藥。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探索階段英文關鍵字:exploration stage 參考資料王文秀、田秀蘭等人著。兒童輔導原理。1997年初版。頁...
歐洲的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起源2 經過3 全新的歐洲4 關鍵字5 出處 起源1848年,歐洲許多國家發生了重大的革命運動。造成這些革命運動的原因,起於西元1846年的經濟危機及民族意識的覺醒 經過在改革份子中,大多數是社會主義者,他們要求更多的自由及公正。革命首先在巴黎爆發,巴黎人民起身反路易腓力建立的第二共和。接著是在奧地利的維也納,首相被迫下台,並激勵捷克及匈牙利人民揭竿而起。以39個邦國組成的德意志聯邦,各族人民為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奮鬥。分裂為數個王國的義大利,人民也極欲脫離奧地利的統治,希望成為獨立國家。這整個潮流被稱為人民的春...
尚氣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驗,如有隱藏,不論多少,一律處以黥刑,流放到遠方。因為氣勢壓迫於人,所以人民縱有不服,也沒有敢跟他對的。後來「盛氣凌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用驕橫的氣勢壓迫別人。但是這條成語也有人認為出自於較早的唐.孫元晏〈詠史〉詩中的〈謝澹雲霞友〉。詩云:「仗氣凌人豈可親,只將范泰是知聞。緣何喚作雲霞友?卻恐雲霞未似君。」據《南史.卷一九.謝晦列傳》,南朝宋謝晦的堂叔謝澹,是謝安的孫子。澹為人任達仗氣,和當時的范泰結為「雲霞之交」。他頗受宋武帝賞識,所以原來要託付他在受禪時,擔任進奉玉璽的大任。但是有一次陪武帝吃飯時,謝澹不但喝醉酒,還大言不會屈順任何人的意思。武帝雖因謝澹是方外之士,不與他計較,...
無所措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手足無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有一段記載:衛靈公死後,衛人立蒯聵(ㄎㄨㄞˇ ㄎㄨㄟˋ)之子輒,是為出公。這一年六月,趙鞅將蒯聵納於衛國的戚地,與輒對立。直到出公五年,衛君輒始終違父親蒯聵,諸侯們屢次以這件事責備衛國。這時孔子門人子路等多在衛國任職,衛君輒想要請孔子主政。此刻蒯聵已在晉人的協助下回國,佔領了戚邑,父子相峙不下,盡失其應有的風度。在這種情形下,孔子自然不願為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君主效力。他向子路陳述「正名」的道理,說:「名分不正,所說的話就不合道理;說的話不合道理,事情就做不成;事情都做不成,當然安上治民的禮、移風易俗的樂就無法產生;禮樂不...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