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49.99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綺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型灰。有雌雄二型性。軀體背側暗褐色,腹側白色。前翅外緣弧形。後翅圓。雄翅背面紫色,前翅外緣有細黑邊。後翅前緣有黑邊,沿外緣有一列黑褐色斑點,CuA2室斑點色彩最深;雌翅面黑褐色部份寬闊,有藍紫色紋,後翅亞外緣有白色圈紋列。翅腹面底色灰白色,前、後翅中央有兩側鑲白線之淺褐色帶紋列,中室端也有類似短條,後翅Rs室紋黑色。後翅翅基有數枚黑色小斑點。前、後翅亞外緣有暗色紋及重白線組成之帶紋。緣毛白色及褐色。
青雀斑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大型灰。軀體背側暗褐色,腹側白色。前翅前、外緣弧形。後翅圓。雄翅背面白色,泛藍色金屬光澤,前翅外緣有明顯黑邊,中室端有一小黑紋。翅腹面斑點可隱約透視。雌翅背面斑紋較發達,前、後翅均有鮮明黑色斑點。翅腹面底色白色,有排列整齊之黑色斑點。前翅中央斑列弧形排列,後翅中央斑列有大角度轉折。中室端及中室內也有同色斑點。前、後翅沿外緣有黑色重紋列。後翅翅基有數枚黑色斑點。緣毛白色,翅脈端褐色。
赭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氏蔭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眼。軀體背側暗褐色,腹側於胸部褐色,腹部白色。前翅直角三角形。後翅扇形。後翅外緣略呈波狀,M3脈末端有小尾突。翅背面底色褐色,前、後翅外緣有模糊細帶。翅外側有鑲黃紋眼紋列。後翅中室外側有一暗色紋。部份翅脈黃色。腹面底色褐色。前、後翅外緣有鑲黑線細帶,亞外緣有模糊波狀帶紋。前翅中室基有一細小棒狀紋,外側有兩暗色短帶,外側帶較粗且內常有黃紋。翅中央有兩道不規則線紋貫穿,外側線前側常鑲白紋。翅外側有眼紋列,眼紋鑲黃色細環紋,於前翅後側擴大。後翅基部有三只含黃紋暗色小圓斑。雄前翅CuA2室有兩條狀性標。緣毛黃、褐相間。低溫期個體腹面眼紋縮小、斑紋較模糊、前翅中室中央暗色條內黃紋減退。
蓬萊環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蛺。軀體背側黑褐色、有金屬光澤,腹側白色。前翅三角形,後翅橢圓形,外緣略作鋸齒狀。翅背面底色黑褐色,翅面有的黃白色帶、條紋及斑點。前翅中室有一白條,末端延伸入M2室而呈眉形。白色中央斑列作弧形排列,外側有兩條灰黃色細線。後翅內側與外側各有一白帶,兩者間及外側帶外各有一不鮮明灰黃色細線。翅腹面底色紅褐色,於翅背面白紋相應位置也有白紋,灰黃色細線代之以淺紫色線。後翅翅基沿前緣有一淺紫色紋。雄後翅背面前緣有灰色性標。緣毛黑白相間。
環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haetodon collare (Bloch, 1787)
體圓型;吻鈍;體側鱗片由左下向右上排列;眼後有1條灰白色橫帶;背、臀鰭緣為棕色;尾部為紅色;體長可達16公分。
印度──西太平洋、菲律賓、斯里蘭卡、孟加拉、阿拉伯半島東南沿岸。
棲息珊瑚礁區約15公尺水深處的肉食性魚類。
屬高級觀賞魚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魚科(Family Chaetodontidae),Butterfly Fish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褐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elopidas mathias oberthueri Evans, 1937 褐弄 褐弄 Pelopidas mathias oberthueri Evans, 1937 又稱隱紋穀弄。中型弄,本屬重要的辨識特徵在於後翅腹面的中室有一枚白色斑點,可與其他屬的褐弄作區分。在台灣與本種相近的種類為尖翅褐弄(P. agna (Moore)),但目前僅有雄蟲能以前翅背面中央的性標長短來作區分,本種的性標較長,尖翅褐弄則較短,雌蟲則無穩定的特徵來作區分。 本種分布廣泛,蘭嶼及綠島也有分布,全島自平地到中海拔山區皆可發現,但數量上明顯少於尖翅褐弄,除台灣外,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喜...
星點三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星點三線 Neptis pryeri jucundita Fruhstorfer, 1908 Neptis pryeri jucundita Fruhstorfer, 1908 星點三線,又稱星三線、黑星環蛺、鏈環蛺。 中型種。後翅腹面基部散布黑色斑點,藉此特徵可與其他種區別。 成蟲主要發生期為4月至11月,分布於台灣低海拔山區。 幼蟲主要取食薔薇科之台灣笑靨花(Spiraca prumifolia)及玉山繡線菊(S. morrisonicola)。成蟲飛行迅速,常見於寄主植物附近之森林邊緣及山徑溼地活動,喜愛吸食花蜜、動物排遺及溼地上的水分。
阿里山褐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里山褐蔭 Lethe gemina zaitha Fruhstorfer, 1914 Lethe gemina zaitha Fruhstorfer, 1914 阿里山褐蔭,亦稱巒斑黛眼。 中型蛺,前後翅背面主要為橙褐色,前翅近頂角翅有一黑色小圓斑,後翅近外緣處有4枚黑色橢圓形斑;腹面的底色為較淺的橙褐色,前翅近頂角處有一枚小眼狀紋,雌雄外型相近,但雌蟲體型較大,翅形也較寬。本種外型獨特,目前已知在台灣無相似種。 本亞種為台灣產Lethe屬類中,數量最稀少的一種,僅分布於幾個中海拔山區。除台灣外,還分布於印度阿薩姆與中國西南山區。目前已知幼蟲食草記錄為禾本科(Poaceae)的玉山...
黑脈樺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黑脈樺斑 Danaus genutia 成蟲外觀近似樺斑,最大不同在於本種翅脈有明顯的黑色條紋。前翅背面橙黃色,端部區黑色,其中有一列斜帶狀白斑及多數細小白色圓點,後翅外緣深褐色並有多枚白斑分布,雌雄外觀差異不大,但在雄後翅背中央有黑色性斑。幼蟲以蘿藦科之台灣牛彌菜、牛皮消屬、馬利筋、鷗蔓等植物葉片為食草,雌在高溫半日照環境產卵於寄主葉裡,幼蟲將葉片啃食成不規則狀,化蛹在寄主葉裡或鄰近植物上。除冬季外,全年可見,以夏、秋兩季較易見到成蟲活動,常在陽光充足的林緣訪花。本種分布於台灣全島平地至中海拔山區,以中低海拔山區較常見。在蘭嶼、綠島及澎湖等離島有分佈。尚分布於中國大陸、日本、琉球、...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