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4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護心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縫在戰袍的胸、背處,可用來防箭的銅鏡。《水滸傳》第六四回:「又取第三枝箭,望得宣贊後心較近,再射一箭。只聽得噹地一聲嚮,卻射上背後護心鏡上。」也作「護鏡」。
一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箭的射程。比喻不遠的路程、距離。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三折:「則你那金牌勢劍身傍列,見官人遠離一射。」《紅樓夢》第三回:「那轎夫抬進去,走了一射之地,將轉彎時,便歇下,退出去了。」也作「一箭」、「一射地」。
穿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貫穿心臟或正中核心。如:「一箭穿心」。
一矢雙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一箭雙雕」。見「一箭雙雕」條。01.《獅子吼.楔子》:「是英雄自有英雄面,怕甚麼代越庖俎,還他個一矢雙穿。」
三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人王濬夜夢三刀懸於臥屋梁上,霎時又益一刀,主簿李毅以三刀為「州」、加一「益」即益州,後濬果遷益州刺史。見《晉書.卷四十二.王濬傳》。後遂指官吏升遷的夢兆。唐.李德裕〈題劍門〉詩:「想是三刀夢,森然在目前。」唐.李商隱〈街西池館〉詩:「太守三刀夢,將軍一箭歌。」
按甲休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下鎧甲和兵器,停止作戰。《漢書.卷三四.韓信傳》:「當今之計,不如按甲休兵。」明.崔時佩、李景雲《西廂記》第一三齣:「將軍可按甲休兵,退一箭之地。」也作「按甲寢兵」。
弦不虛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擅長射箭,每一箭均能射中目的。《三國志.卷四九.吳書.太史慈傳》:「慈長七尺七寸,洛廔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
前勞盡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去對白起說:「以前楚國有一個名叫養由基的人,善於射箭。在距離柳樹一百步的地方射擊,射出一百支箭,每一箭都能射中柳葉,一旁觀看的人都誇讚射得很好。但是有一個路過的人,卻說:『的確射得很好,但是可以再教導他射箭的方法。』養由基聽了,就說:『大家都說我射得很好,你卻說可以教導我,那你為何不代替我射那柳葉呢?』那個人說:『我不能教導你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領,但是你今天射柳葉百發百中,卻不善於休息,等一下疲倦了,一箭也射不中,就會前功盡棄。』就像你現在打敗了許多國家,取得許多土地,功勞很大。又即將要出兵經過周王室的所在地去攻打魏國,如果這一仗不能取得勝利,就會前功盡棄了。所以你還是假裝生病,不要出兵...
擗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扭轉。《薛仁貴征遼事略》:「向山腳一壁轉過一騎馬來,馬上一個年少將軍,素袍瑩鎧,赤馬朱纓,擗轉方天戟,取弓箭在手,一箭射莫離支墜馬。」
尺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短小的兵器。《戰國策.燕策三》:「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南朝陳.徐陵〈武皇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獲傅泰不勞于一箭,擒歐陽無待于尺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