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23.78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空拳赤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鹽鐵論.論勇》大夫曰:「荊軻懷數年之謀而事不就者,尺八匕首不足恃也。秦王憚於不意,列斷賁、育者,介七尺之利也。使專諸1>空拳,不免於為禽2>;要離無水,不能遂其功。世言強楚勁鄭,有犀兕之甲,棠谿之鋌也。內據金城,外任利兵,是以威行諸夏,強服敵國。故孟賁奮臂,眾人輕之;怯夫有備,其氣自倍。況以吳、楚之士,舞利劍,蹶強弩,以與貉虜騁於中原?一人當百,不足道也!夫如此,則貉無交兵,力不支漢,其勢必降。此商君之走魏,而孫臏之破梁也。」 〔注解〕 (1) 專諸:春秋吳堂邑人,生卒年不詳。曾為吳公子光刺吳王僚,事成後為僚左右所殺。 (2) 禽:通「擒」,捕捉。
修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長眉。宋.柳永〈少年遊.日高花榭懶梳頭〉詞:「修眉斂黛,遙山橫翠。」《元史.卷一四一.列傳.察罕帖木兒列傳》:「身長七尺,修眉覆目。」
樂極生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虧:缺損、不圓滿。〔參考資料〕 《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威王八年,楚大發兵加齊。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髡辭而行,至趙。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楚聞之,夜引兵而去。威王大說,置酒後宮,召髡賜之酒。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對曰:「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飲一斗而醉,惡能飲一石哉!其說可得聞乎?」髡曰:「賜酒大王之前,執法在傍,御史在後,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斗徑醉矣。若親有嚴客,髡帣韝鞠,侍酒於前,時賜餘瀝,奉觴上壽,數起,飲不過二斗徑醉矣。若朋友交遊,久不相見,卒然相睹,歡然道故,私...
虧於一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功虧一簣」之典源,提供參考。 《書經.旅獒》嗚呼!夙夜1>罔或不勤2>。不矜3>細行,終累4>大德。為山九仞5>,功虧一簣6>。允迪茲7>,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8>。 〔注解〕 (1) 夙夜:從早到晚。 (2) 罔或不勤:無有不勤;沒有不勤奮的時侯。 (3) 矜:謹慎、注意。 (4) 累:連累使受損害。 (5) 九仞:比喻已接近完成的高度。仞,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八尺為一仞,一說七尺為一仞。 (6) 簣:盛土的竹器。 (7) 允迪茲:如果真能這樣做。允,果真。迪,實踐。茲,此。 (8) 世王:世世代代君臨天下。王,音ㄨㄤˋ。
樂極悲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虧:缺損、不圓滿。〔參考資料〕 《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威王八年,楚大發兵加齊。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髡辭而行,至趙。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楚聞之,夜引兵而去。威王大說,置酒後宮,召髡賜之酒。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對曰:「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飲一斗而醉,惡能飲一石哉!其說可得聞乎?」髡曰:「賜酒大王之前,執法在傍,御史在後,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斗徑醉矣。若親有嚴客,髡帣韝鞠,侍酒於前,時賜餘瀝,奉觴上壽,數起,飲不過二斗徑醉矣。若朋友交遊,久不相見,卒然相睹,歡然道故,私...
日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額骨中央隆起如日,此稱為「日角」,古代認為是帝王或貴人之相。漢.王符《潛夫論.五德志》:「大人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其相日角,世號太燡。」《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身長七尺三寸,美須眉,大口,隆準,日角。」
白手空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鹽鐵論.論勇》大夫曰:「荊軻懷數年之謀而事不就者,尺八匕首不足恃也。秦王憚於不意,列斷賁、育者,介七尺之利也。使專諸1>空拳,不免於為禽2>;要離無水,不能遂其功。世言強楚勁鄭,有犀兕之甲,棠谿之鋌也。內據金城,外任利兵,是以威行諸夏,強服敵國。故孟賁奮臂,眾人輕之;怯夫有備,其氣自倍。況以吳、楚之士,舞利劍,蹶強弩,以與貉虜騁於中原?一人當百,不足道也!夫如此,則貉無交兵,力不支漢,其勢必降。此商君之走魏,而孫臏之破梁也。」 〔注解〕 (1) 專諸:春秋吳堂邑人,生卒年不詳。曾為吳公子光刺吳王僚,事成後為僚左右所殺。 (2) 禽:通「擒」,捕捉。
一丸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隗囂的大將王元勸隗囂以兵守函谷關時說:「元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此萬世一時也。」典出《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傳》。後比喻以極少的兵力,就可防守地勢險要的關隘。《晉書.卷九七.四夷傳.西戎傳》:「以一丸泥封東關,閉燕趙之路。」唐.李益〈再赴渭北使府留別〉詩:「平戎七尺劍,封檢一丸泥。」
丈八蛇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名。一種矛,長一丈八尺,形狀像長槍。《晉書.卷一○三.劉曜載記》:「安左手奮七尺大刀,右手執丈八蛇矛。」《三國演義》第五回:「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
十謁朱門九不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富貴人家大多為富不仁,向其求助,往往碰壁。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三折:「又不會巧言令色,況兼今日十謁朱門九不開。」元.無名氏《凍蘇秦.楔子》:「憑著我七尺身驅八斗才,那怕他十謁朱門九不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