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螳螂黃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益而忽略背後隱藏的危險。  另外,在漢朝劉向《說苑》中亦載有一事:春秋時代,吳王想發兵攻打楚國,而且不准任何人對此事進諫。有個隨侍想勸阻他,卻又不敢,於是故意在早上拿著彈弓到庭院裡,讓露水沾溼他的衣服。如此連續三天,吳王問他說:「你為什麼要這樣呢?」他便回答:「有隻蟬在樹上唱歌,不知螳螂在後面要抓牠。同樣的,螳螂忙著捕蟬,也不知道身後有隻黃雀要吃牠。黃雀則是伸著脖子要啄螳螂,也不知道我在樹下準備把牠射下。牠們三個都只顧眼前的利益,完全無暇顧及身後的危險。」吳王聽了,警覺到有許多國家正對吳國虎視眈眈,恐怕會利用吳國專力伐楚時乘隙進攻,於是便打消攻楚的念頭。由於這個故事,於是有了「螳螂捕蟬,黃雀在...
咿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1)形容蟲鳴聲。唐.劉禹錫〈秋聲賦〉:「草蒼蒼兮人寂寂,樹槭槭兮蟲咿咿。」(2)形容豬叫聲。宋.晁補之〈荳葉黃〉詩:「豕母從豚兒,豕啼豚咿咿。」(3)形容雞鳴聲。元.高明《琵琶記.伯喈辭官辭婚不准》:「三唱天雞,咿咿喔喔。」(4)形容淒惻的聲音。唐.韓愈〈貓相乳〉:「母且死,其鳴咿咿。」
惹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招引或製造麻煩。《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他將次回來了,只勸官人莫惹事的好。」《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滾出去,不准去惹事。」
警戒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警布置防禦崗位時所劃定的界線,閒雜人不准隨便出入。引申為危險的界線。如:「圍觀的人越過了車禍現場的警戒線,遭到警察的制止。」「石門水庫的水位已經超出警戒線,必須調節洩洪了。」
無足挂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陳勝起兵山東之後,消息傳到朝廷,胡亥便召集眾儒生們,問他們應該如何處置。儒生們便據實回答,說:「人臣不准擁有兵士,現在陳勝起兵,就是謀反,其罪當誅。」胡亥聽了之後很不高興,認為這些儒生們是在指責他治國無方,才會導致陳勝叛變。叔孫通看到胡亥變了臉色,心想不妙,便趕緊上前說道:「你們都說錯了。今日天下已經統一,且皇帝英明,領導有方,讓人人團結一心,怎麼有人膽敢造反呢?陳勝他們只是一群強盜流氓罷了,各地郡守正在追捕他們,抓到之後就依法論罪,不值得把他們放在嘴裡來討論啊!」胡亥聽了叔孫通的話以後十分高興,便厚賞叔孫通。後來《史記》原文之「何足置之齒牙閒」演變成「不足掛齒」這句成語,指人或事物輕微,不值...
流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做正事,一味閒遊。《紅樓夢》第五回:「那些綠窗風月,繡閣煙霞,皆被淫汙紈褲與那些流蕩女子悉皆玷辱。」《文明小史》第四四回:「不准再到學堂中肄業,免得學業不成,反致流蕩。」
住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止講話。多含有命令他人不准說話之意。《文明小史》第二○回:「魏榜賢還要同他爭論,倒是賈子猷瞧著,恐怕被人家聽見不雅,勸他們不要鬧了,他二人方才住嘴。」也作「住口」。
一言中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箭靶的中心。一言中的比喻說話正中對方的心意。《中國現在記》第一回:「你做摺子須要在此等地方著想,包管你一言中的,上頭不能不准。」
提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犯人自關押處提出來審訊。《大清會典.卷八四一.刑部》:「凡司獄吏目典史,專管囚禁,如犯人果有冤濫,許管獄官檢舉申明,如府州縣不准,許即直申憲司各衙門提訊。」
德川幕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自奈良時代(西元八世紀)後,政權漸落入諸侯手中,形成如中古西歐的封建制度。到十二世紀,更演變成幕府政治,天皇無權,掌權諸侯以大將軍名義組成幕府,管理中央政府,而地方諸侯仍互相吞併不已。到十六世紀,德川幕府掌權,拒絕外國傳教士傳道、商人貿易,且不准日本船隻航行海外,實行閉關自守政策,此後兩百年進入所謂「鎖國時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