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波濤洶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像波濤般起伏不定。如:「整個事件的發展,波濤洶湧,令人無法掌握。」
見異思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三心二意,心猿意馬反義: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始終不渝,專心致志辨似: 「見異思遷」及「心猿意馬」都有意志不定的意思。 「見異思遷」側重於受其他事物影響;「心猿意馬」則是側重於心意反覆不定。 見異思遷 心猿意馬 辨似例句 ○ ㄨ 他有~的毛病,經常被新鮮事物所迷惑。 ㄨ ○ 男女朋友,用情須專一,不能~,見一個愛一個。
躍躍欲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躍躍」一詞,較早見於晉.夏侯湛〈獵兔賦〉:「擢輕足之煢煢,振遊形之躍躍。」是形容心動不定的樣子。在唐.韓愈〈韋侍講盛山十二詩序〉中,有「夫得利則躍躍以喜」一句,則是形容喜悅的樣子。引申人心中急切,想要動手一試的意思。如所引典源宋.穆修〈送李秀才歸泉南序〉,便是作者敘述少年之時,去參加主司的考試,因為是初生之犢,絲毫沒有畏懼,反而自恃才能,極想在考官面前一展所學。文中用「躍躍」來形容心中急切一試。後來「躍躍欲試」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心動技癢,急切的想嘗試一下。另在《孟子.盡心上》︰「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則是說明,君子如果教人射箭,絕不一箭中的;而是張弓搭箭,對正目標,先做...
郢書燕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相近辭5 相反辭6 修辭7 資料來源 解釋比喻穿鑿附會,曲解原意。 郢:楚國都城 說:解說郢:一ㄥˇ 燕:一ㄢ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故事一天夜裡,楚國京城郢都的一個人在家給燕相國寫信。因為燭燄偏低,飄忽不定的燭光夾著文房用具淡淡的影子,顯得有一點昏暗,所以這郢人對侍者說了一聲:“舉燭。”明燈高照,寫信就看得清楚了。誰知他在燭光不亮,心中犯急,腦子裡想著“舉燭”,嘴裡念著“舉燭”的時候,竟然不知不覺把“舉燭”二字也寫到信裡去了。過後他沒有檢查就把信交給了侍者。燕相國收到...
若即若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要接近,又像要離開。形容態度不明確。[例]他對人總是若即若離,實在讓人對他捉摸不定
三心二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心神不定、心猿意馬、三翻四複、意馬心猿、優柔寡斷、猶豫不決
不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說不定。《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九.伊川先生語五》:「惜乎!韓信與項羽,諸葛亮與司馬仲達,不曾合戰。更得這兩個戰得幾陣,不妨有可觀。」
七竅生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七竅煙生注音︰ㄑ| ㄑ|ㄠˋ |ㄢ ㄕㄥ漢語拼音︰qī qiào yān shēng釋義︰即「七竅生煙」。見「七竅生煙」條。 01.《西遊記.第七八回》:「(唐僧)忽聞此言,諕得三屍神散,七竅煙生,倒在塵埃,渾身是汗,眼不定睛,口不能言。」 參考詞語︰七孔生煙注音︰ㄑ| ㄎㄨㄥˇ ㄕㄥ |ㄢ漢語拼音︰qī kǒng shēng yān釋義︰即「七竅生煙」。見「七竅生煙」條。 01.《宦海.第三回》:「便連忙一行行一句句的看下去,剛看到兩三行,面色已經大變,勉勉強強的看下去,只把個金方伯氣得七孔生煙,渾身亂抖,一時軟癱在椅子上,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參考詞語︰七竅煙騰注音︰ㄑ| ㄑ...
七上八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心情起伏不定,忐忑不安。《董西廂》卷三:「君瑞心頭怒發,忿得七上八下,煩惱身心怎按納。」《水滸傳》第二六回:「心頭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亦作七上八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概、或者。表疑慮不定的語氣。如:「恐怕」、「恐未必如此」。唐.崔顥〈長干曲〉四首之一:「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