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6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奸。《書經.皋陶謨》:「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誹謗、詆毀。《漢書.卷九三.幸傳.石顯傳》:「顯恐天下學士姍己。」宋.陸游〈容齋燕集詩序〉:「遇怒罵姍侮,如風葉之過吾前。」
痛心疾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君若惠顧諸侯,矜哀寡人,而賜之盟,則寡人之願也。其承寧諸侯以退,豈敢徼亂?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其不能諸侯退矣。敢盡布之執事,俾執事實圖利之!」秦桓公既與晉厲公為令狐之盟,而又召狄與楚,欲道以伐晉,諸侯是以睦於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詩經.小雅.小弁》。 (2)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地轄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3) 惡:音ㄨˋ,憎恨、討厭。 (4) 二三其德:形容意志不堅,反覆無常。見「二三其德」。 (5) 秦:春秋時國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地約在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地約在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
苟且偷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苟且偷安」係由「苟且」及「偷安」二語詞組合而成。 「苟且」見於《漢書.卷八六.何武王嘉師丹傳.王嘉》。王嘉(?∼西元前2),西漢平陵人,字公仲,以明經射策甲科為郎,後為南陵丞、長陵尉。哀帝時為丞相,封新甫侯。哀帝寵幸臣董賢,王嘉極諫,被繫於獄中二十餘日而死,追諡忠。王嘉曾上疏哀帝論政,認為孝文帝時吏治清明,官員們盡忠職守,行事不會馬虎草率,得過且過。 「偷安」則見於漢.賈誼《新書.數寧》。賈誼(西元前200∼前168),西漢洛陽人,為文學家兼政論家。文帝召為博士,超遷至太中大夫,所論列多見施行,因遭毀忌,出為長沙王太傅,遷為梁懷王太傅,後懷王墮馬死,誼自傷為傅無狀,年餘亦卒,世人稱為「賈太...
深謀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è釋義︰猶「深謀遠慮」。見「深謀遠慮」條。 01.《晉書.卷五九.趙王倫列傳》:「所共立事者,皆邪之徒,惟競榮利,無深謀遠略。」 02.明.無名氏《吳起敵秦.第二折》:「賢士,小官在公子前,舉薦賢士文武英才,深謀遠略。」 參考詞語︰深謀遠猷注音︰ㄕㄣ ㄇㄡˊ ㄩㄢˇ |ㄡˊ漢語拼音︰shēn móu yuǎn yóu釋義︰猷,謀。「深謀遠猷」即「深謀遠慮」。見「深謀遠慮」條。 01.《晉書.卷六.元帝紀》:「陛下明並日月,無幽不燭,深謀遠猷,出自胸懷。」 參考詞語︰慮遠謀深注音︰ㄌㄩˋ ㄩㄢˇ ㄇㄡˊ ㄕㄣ漢語拼音︰lǜ yuǎn móu shēn釋義︰猶「深謀遠慮」。見「深謀遠慮」條...
不翼而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乃歸國即君位,任管仲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五霸之首;管仲亡後,怠忽政事,寵幸臣,霸業遂衰。在位四十二年,卒諡桓。〔參考資料〕 ■《莊子.人間世》絕跡易,无行地難。為人使易以偽,為天使難以偽。聞以有翼飛者矣,未聞以无翼飛者也。■《戰國策.秦策三》今君雖幸於王,不過父子之親;軍吏雖賤,不卑於守閭嫗,且君擅主輕下之日久矣。聞「三人成虎,十夫楺椎,眾口所移,毋翼而飛。」故曰不如賜軍吏而禮之。
九死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使歷經多次近於死亡之險境也不後悔的一片赤誠,反而聽信讒言疏遠他,但還是不放棄自己的理想,絕不與奸之徒同流合汙。《六臣註文選》中的劉良注語中,就用「雖九死無一生,未足悔恨」來解說這個意思。後來「九死一生」這句成語也許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歷經極多、極大的危險而倖存。亦用「九死一生」比喻倖免於死的人很少,亦用於比喻生命跡象微弱,瀕臨死亡。
投其所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金史.卷一二九.幸列傳.序》:「嗜欲不獨柔曼之傾意也,征伐、畋獵、土木、神仙,彼為者皆有以投其所好焉。」
左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書札中常用的稱謂敬辭,不直言對方本人,而稱其侍者,以示尊敬。《史記.卷七○.張儀列傳》:「是故不敢慝意隱情,先以聞於左右。」《戰國策.燕策二》:「臣不,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順左右之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顛倒是非、中傷別人的人。《晏子春秋.內篇.諫上》:「政不飾而寬于小人,近讒好優。」漢.王充《論衡.答》:「讒與,俱小人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