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黃梁一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淡黃白色,帶黏性;宜於大暑時植於旱田。 (2) 榮適如志:如願獲得榮華富貴。 (3) 竅其兩端:兩頭有孔。竅,音ㄑ|ㄠˋ,孔。 (4) 俛首:低頭。俛,音ㄈㄨˇ。 (5) 清河崔氏:清河縣的崔姓世家。清河,唐朝縣名,故地在今河北省清河縣。崔氏,在唐代為豪門大姓。 (6) 釋褐秘校:授予掌管典籍或起草文書之官。釋褐,古時新進士必在太學行釋褐禮,脫去粗布衣服而換穿官服。後比喻做官或進士的及第授官。褐,音ㄏㄜˊ。 (7) 應制:即應詔,奉皇帝的詔命。 (8) 起居舍人:職官名。即古代右史記言之職。 (9) 知制誥:職官名。唐宋兩朝專掌內命,典司詔誥的官吏。 (10) 出典同州:出任...
夢覺黃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淡黃白色,帶黏性;宜於大暑時植於旱田。 (2) 榮適如志:如願獲得榮華富貴。 (3) 竅其兩端:兩頭有孔。竅,音ㄑ|ㄠˋ,孔。 (4) 俛首:低頭。俛,音ㄈㄨˇ。 (5) 清河崔氏:清河縣的崔姓世家。清河,唐朝縣名,故地在今河北省清河縣。崔氏,在唐代為豪門大姓。 (6) 釋褐秘校:授予掌管典籍或起草文書之官。釋褐,古時新進士必在太學行釋褐禮,脫去粗布衣服而換穿官服。後比喻做官或進士的及第授官。褐,音ㄏㄜˊ。 (7) 應制:即應詔,奉皇帝的詔命。 (8) 起居舍人:職官名。即古代右史記言之職。 (9) 知制誥:職官名。唐宋兩朝專掌內命,典司詔誥的官吏。 (10) 出典同州:出任...
兩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兩頭
孫叔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春秋楚人。蒍賈之子。兒時於路上見兩頭蛇,聞人言,見此蛇者必死,自以為將死,而恐後人見之又死,乃殺而埋之。及長,性恭儉,代虞丘為楚相,施教導民,三月而楚大治。彼曾三得相而不喜,三去相而不悔,不以得失為意,史稱循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甩、搖擺。《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三官茶罷,就要走。故意攦出兩定銀子來,都是五兩頭細絲。」
枳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頭蛇。《枹朴子.外篇.吳失》:「睹枳首之爭莓,而亡同身之禍。」
邪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義不純正的宗教。《三國演義》第二九回:「昔交州刺史張津,聽信邪教,鼓瑟焚香,常以紅帕裹頭,自稱可助出軍之威,後竟為敵軍所殺。」《老殘遊記》第九回:「執其異端是說執行兩頭的意思,若異端當邪教講,豈不兩端要當椏槎教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弓弩兩端繫弦的部分。《說文解字.弓部》:「彄,弓弩耑弦所居也。」清.段玉裁.注:「耑者,頭也,兩頭隱弦處曰彄。」漢.蔡邕〈黃鉞銘〉:「馬不帶鉂,弓不受彄。」
搭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中間開口,兩頭縫合的長形布囊。古人外出,多用以裝盛財物。袋囊大小不拘,可掛在肩上,繫在腰上,搭在馬上,或提在手上。《喻世明言.卷一九.楊謙之客舫遇俠僧》:「又知道楊公甚貧,去自己搭連內取十來兩好赤金子,五六十兩碎銀子,送與楊公做盤纏。」《紅樓夢》第一二回:「說畢,從搭連中取出一面鏡子來,兩面皆可照人。」也作「背搭」、「搭把」、「搭膊」、「搭包」、「搭包子」、「搭褳」、「搭聯」、「褡膊」、「褡包」、「褡連」、「褡褳」。
搬脣遞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蓄意調唆、搬弄是非。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三折:「你撒了手,不似你這個兩頭白面搬脣遞舌的歹弟子孩兒。」明.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三折:「獻慇懃搬脣遞舌,貪賄賂似爭餳競血。」也作「搬口弄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