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狼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狼性貪婪凶狠。比喻慾望無窮,性格凶殘。《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列傳》:「後王莽陵篡,擾動戎夷,續以更始之亂,方夏幅裂。自是匈奴得志,狼心復生,乘閒侵佚,害流傍境。」《魏書.卷九七.列傳.島夷桓玄》:「猶冀玄當洗濯胸腑,小懲大誡,而狼心弗革,悖慢愈甚,割據江湘,擅威荊郢。」
惡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凶狠惡劣,為非作歹的人。[例]這些魚肉鄉民的惡徒,終於受到法律的制裁。
鷹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凶狠殘忍的人。《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光烈陰皇后紀》:「宮闈之內,若見鷹鸇。既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
鬥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凶狠的手段與別人爭勝。《孟子.離婁下》:「好勇鬥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也作「鬥狠」。
毒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為凶狠、殘暴的毆打。《三國演義》第四七回:「今被周瑜於眾將之前,無端毒打,不勝忿恨。」《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他出言不遜,鄰人就把他毒打不休,須臾身死。」
鴟目虎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相貌銳利凶狠。《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是時有用方技待詔黃門者,或問以莽形貌,待詔曰:『莽所謂鴟目虎吻,豺狼之聲者也,故能食人,亦當為人所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王莽非直鴟目虎吻,亦紫色蛙聲。」
一舉兩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典故或見於《東觀漢記.卷八.耿弇列傳》。 (2) 諍:音ㄓㄥ,競爭、爭執。 (3) 戾蟲:凶狠暴烈的動物。戾,音ㄌ|ˋ。 (4) 甘餌:美味而誘人的食物。 ◎2《戰國策.秦策一》司馬錯曰:「……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貧,故臣願從事於易。夫蜀,西辟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諸侯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正亂之名。……」〔參考資料〕 《東觀漢記.卷八.耿弇列...
引虎入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引狼入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狼是一種肉食性動物,形狀似犬,嗅覺靈敏,聽覺佳,性凶狠狡猾,晝伏夜出,會襲擊人畜。像這樣凶猛的動物,如果引到了家裡,當然會為自己帶來可怕的災禍。如元.賈仲名《對玉梳》第二折︰「若是娶的我去家中過,便是引得狼來屋裡窩。俺這粉面油頭,便是非災橫禍。」便是女主角因為不想被逼婚,所以告訴對方如果娶了自己,就好像引了一隻狼到屋裡,一定會有是非橫禍。後來「引狼入室」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自招其禍。同樣的用法也見於元.張國寶《羅李郎》第一折:「我不是引的狼來屋裡窩,尋的蚰蜒鑽耳朵。」可知在元代時這已經成為共同的用法。到了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五.黎氏...
雞犬無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賦稅傾盡所有,但最後仍是死的死,逃的逃,偌大的村子只剩這麼幾戶,我們以捕蛇為業的倒是得以倖存。每當凶狠的差役大呼小叫,在村裡到處騷擾破壞,搞得雞飛狗跳時,看到瓦罐裡的蛇安然無恙,我就可以放心。只要小心餵養,把牠繳納抵稅後,我就能靠自己栽種的作物安然度日。您看!我一年只須兩次面對死亡的威脅,與那些每天活在恐懼中的鄉親相比,實在幸運得多,還有什麼可怨的呢?」柳宗元藉捕蛇人之口,諷刺朝廷的苛政,勾畫魚肉鄉民者的嘴臉,文中「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譁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一段,生動刻畫了得勢者的可惡與人民的無助可悲。後來「雞犬不寧」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被嚴重騷擾。
尖言冷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尖,尖酸。「尖言冷語」猶「冷言冷語」。見「冷言冷語」條。01.《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廷秀見丈人聲勢凶狠,趙昂又從旁尖言冷語幫扶,心中明白是他攛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