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66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爪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指或腳趾前端的角質硬殼。《抱朴子.內篇.登涉》:「或以豬耳中垢及麝香丸著足爪甲中,皆有效也。」《隋書.卷五七.列傳.薛道衡》:「太常丞胡仲操曾在朝堂,就孺借刀子割爪甲。」《聊齋志異.卷一.成仙》:「開視,則虛無所有,祗見爪甲一枚,長二指許。」
刮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刀子等工具,拂刮物體表面,使之光滑或平整。《舊唐書.卷四四.職官志三》:「主藥、藥童,主刮削擣簁。」
狼牙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名。在木棒較圓粗的一端布滿長釘子,狀若狼齒般,有柄可握。《武備志.軍資乘.戰七.棒棍》:「無刃而鉤者,亦用鐵抓植釘於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老殘遊記二編》第七回:「怎樣叫做狼牙棒?一根長棒,比齊眉棒稍微長些,上頭有個骨朵,有一尺多長,茶碗口粗,四面團團轉都是小刀子如狼牙一般。」
發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硎,磨刀石。發硎指刀子剛從磨刀石上離開,表示磨利。唐.杜甫〈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詩:「遣辭必中律,利物常發硎。」
刀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刀子與弓箭。如:「身佩刀箭的獵人雕像,看起來頗為英武。」《晉書.卷一○七.石季龍載記下》:「宣使楊柸、牟皮、牟成、趙生等緣獼猴梯而入,殺韜,置其刀箭而去。」《三國演義》第六回:「吾若果得此寶,私自藏匿,異日不得善終,死於刀箭之下。」
攮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長度不滿一尺、兩面有刃的短刀。《通俗常言疏證.什物.攮子》引《徐州輿地考》:「刀不盈尺,徐人謂之攮子。」《活地獄》第一九回:「凡是百姓們,平常身上都帶著一把小攮子。無論什麼至親好友,一句話說反了,便就動起刀子來。」
延頸待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伸長脖子等待刀子砍下來。形容不怕死的情狀。《初刻拍案驚奇》卷三○:「自然死在目下,只消延項待刃,還有甚別話說的來?」
餐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挨刀子。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俺婆婆若見我披枷帶鎖赴法場餐刀去呵。」
2.用餐時使用的刀子。一般指西式餐飲使用的食具。
弄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耍弄刀子。如:「這孩子拜師學武藝,整日裡舞槍弄刀,努力練習。」
動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刀子。如:「都是自家人,有話好說,何必要動刀呢?」《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富翁聽得,恐怕強盜見有救應,即要動刀。大叫道:『壯士!快不要來!若來,先殺我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