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592.1152 ms
共 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志合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志同道合」。見「志同道合」條。01.清.方望溪〈兵部尚書法公墓表〉:「始知公忠孝發於至誠,體國憂民,常恨未得同志合道人,相與輔成治教,而深患時人惟知以虛偽比周自便其身圖。」
|
聲氣相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彼此志同道合,志趣相同。《警世通言.卷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聲氣相求者,謂之知音。」也作「聲氣相投」。
|
執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同道合的朋友。《禮記.曲禮上》:「僚友,稱其弟也;執友,稱其仁也。」《聊齋志異.卷一.嬌娜》:「有執友令天臺,寄函招之。」
|
沆瀣一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沆瀣一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僖宗乾符二年時,派崔沆去當主考官。放榜後,有個叫崔瀣的考生被錄取了。當時,考試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門生,而主考官就是考試及第的人的座主。巧合的是,崔沆和崔瀣,不但同姓,而且兩個人的單名「沆」、「瀣」兩個字連起來,正好是指夜間的露氣的意思。於是當時人就議論說:「座主門生,沆瀣一氣。」意思是說:這位主考官和他的門生的名字真是巧合,就像是夜間由水氣凝集而成的露氣呀!後來「沆瀣一氣」用來比喻彼此志同道合,意氣相投,本是正面義;也轉用以比喻彼此臭味相投,變成負面義。
|
志同心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志同道合」。見「志同道合」條。01.明.陸采《明珠記》第二八齣:「官居臺省,曾叨寵倖,只為愛山水窠巢,早離脫仕途坑阱。喜你志同心合,志同心合,果然堪敬!」
|
志合意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志同道合」。見「志同道合」條。01.漢.袁康《越絕書.卷六.越絕外傳紀策考》:「終日而語,疾陳霸王之道,志合意同。」
|
樂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表演者所組成的團體。如:「他終於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組樂團。」
|
同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同夥、同類的人。如:「警察質問他,犯案時還有那些同黨。」漢.王充《論衡.知實》:「老子神,龍亦神,聖人亦神,神者同道,精氣交連。」
|
投其所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投其所好」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公孫丑上》(公孫丑)曰:「伯夷、伊尹何如?」曰:「不同道。……則學孔子也。」「伯夷、伊尹於孔子,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然則有同與?」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諸侯、有天下;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是則同。」曰:「敢問其所以異?」曰:「宰我1>、子貢2>、有若3>,智足以知聖人,汙4>不至阿5>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子貢曰:『見其體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有若曰:『豈惟民哉!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
|
趨其所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投其所好」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公孫丑上》(公孫丑)曰:「伯夷、伊尹何如?」曰:「不同道。……則學孔子也。」「伯夷、伊尹於孔子,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然則有同與?」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諸侯、有天下;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是則同。」曰:「敢問其所以異?」曰:「宰我1>、子貢2>、有若3>,智足以知聖人,汙4>不至阿5>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子貢曰:『見其體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有若曰:『豈惟民哉!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