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決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堅決肯定。《朱子語類.卷六.仁義禮智等名義》:「義之在心,乃是決裂果斷者也。」《兒女英雄傳》第九回:「十三妹聽了,登時兩道蛾眉一豎說:『不信你就講這等決裂的話。』」
端午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越南的重要傳統節日。 由來在春秋時代,有一個愛國詩人屈原,他是楚國人,有一次秦國的國君想要以通婚為名義來陷害楚國的大王,當時屈原極力的反對,但是楚王並沒有聽信屈原的諫言,反而造成一些大臣對楚王的進言,於是楚王便將屈原流放到邊境,後來楚王果真被秦王在秦國殺掉了,屈原一聽到了這個消息十分難過,便抱著石頭跳入汨羅江自殺了,當地的百姓被屈原的愛國情操所感動,於是就用竹葉包著糯米的飯糰投進江中給魚吃,希望魚不要吃屈原的屍體,後來世人便在每年的五月五日,也就是屈原自殺的這一天,有了包粽子的習俗,也將這天稱為端午節,因為屈原是一個愛...
排難解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魯仲連的幫助,要封賞他,但是魯仲連再三的推辭,堅持不肯接受。於是平原君設宴款待,準備以黃金千兩用祝壽名義送給魯仲連。魯仲連笑著對平原君說:「士人之所以為天下人所敬重,是由於為人排解禍患、困難、紛爭,而不求報酬。如果要求有所報酬的,那是商人的行為。」於是堅持不拿千兩的黃金,並辭別平原君,離開了趙國。後來「排難解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為人排除危難,解決紛爭。
顛簸不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此下功夫,才是真正不會被推翻,沒有任何破綻、缺點的真理。典源又見《朱子語類.卷五.性理.性情心意等名義》。內容則是表述伊川先生(程頤)主張的「性即理也」以及橫渠先生(張載)所主張的「心統性情」二句理論深遠,是永遠不會被推翻的至理名言。其中也用到「顛撲不破」一語。後來「顛撲不破」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比喻理論真確,永遠不能被改易或推翻。
話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書及平話小說常用的發語詞。《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話說大宋高宗紹興年間,溫州府樂清縣有一秀才,姓陳名義。」《儒林外史》第二回:「話說山東兗州府汶上縣有個鄉村,叫做薛家集。」
團體工作階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為團體結束階段做準備。 技巧1. 示範法2. 練習法3. 內外圈團體觀察4. 腦力激盪術5. 名義團體技巧6. 團體過程觀察法7. 團體目標導向流程表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團體工作、工作階段 參考資料註1. 吳武典、洪有義、張德聰(2010,二版)。團體輔導 (169~181)。臺北市:心理出版。
借屍還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俗的傳說及小說中的說法,指人死後靈魂附著於他人屍體而復活。元.岳伯川《鐵拐李》第四折:「您眾人聽著,這的是李屠的屍首,岳壽的魂靈,我著他借屍還魂來。」亦用以比喻已消失或式微的事物,假借別的名義,以新姿態出現。如:「原本已被否決掉的計畫,卻在這次會議中經有心人士的安排借屍還魂了!」
金字招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商店用金粉塗字的招牌。後用以比喻商店資金雄厚,信譽卓著。如:「這家老店可是金字招牌,店裡的貨品全是一流的。」亦比喻向人炫耀的名義或稱號。《孽海花》第二五回:「珏齋卻只出使了一次朝鮮,辦結了甲申金玉均一案,又曾同威毅伯和日本伊藤博文定了出兵朝鮮彼此知會的條約,總算一帆風順,文武全才的金字招牌,還高高掛著。」
名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名義、名目
謝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點,但也因此而遭到了喜歡專權的會稽王)提出由自己率軍出鎮廣陵的步丘,修築了新城(今江蘇揚州邵伯鎮),名義上是準備援助前秦,實際上是想脫離建康這個是非之地。他著手建造泛海的船隻,準備從海道返回會稽。但他不久就患了重病,只得請求返回建康治病休養。然而他回到建康只有幾天,就溘然病逝了,重回東山的心願未能實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