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封建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打仗的騎士3 祈禱的教會人士4 工作的農民5 關鍵字6 出處 定義在中世紀初期,國家的權威─及國王或皇帝的權力被削弱,個人的聯繫關係及代表整個社會連結的狀況。每個人可以發表忠誠誓言和贈送禮物的方式,與其他較強或較弱的人結盟。此即所謂的封建制。封建社會分為三階層:騎士、教會人士和農民。 打仗的騎士在中世紀因為戰爭持續,騎士成為一種專業工作。騎士的主要成員是貴族,屬於上流社會階級,並且採行世襲制。從西元12世紀起的貴族,需要經過授以稱號的宗教儀式才能成為騎士。而騎士的戰鬥裝備不斷在改善。中世紀的社會結構如一座...
陛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臣民對帝王的尊稱。[例]國王陛下、女王陛下
海不揚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過份享受物質的,我們又沒有好的政令設施,那裡敢把你們當臣屬看待呢?」重三譯說道︰「我來的時候,我的國王黃曾對我說︰『現下天下已經沒有猛烈的風暴,以及連綿不斷的霪雨;災難也已經好久沒看到了,海不揚波也已經有三年了,我想中國ㄧ定出了聖人啦,我們應該去朝賀。』」使臣朝貢完畢,當他回去的時候,歸途迷失了方向,周公特地賜了他ㄧ架指南車,並派人替他向導。 釋義後人把這句話用來表示世界太平的意思,好像大海ㄧ樣,風平浪靜,一點也沒有波濤,來比喻民眾的生活很安定,社會秩序非常良好。
同衾共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一被、共一枕而眠。形容交情深厚。如:「他們倆從小同衾共枕,與家人無異。」《太平廣記.卷三八九.潘章》:「潘章少有美容儀,時人競慕之。楚國王仲先,聞其美名,故來求為友。章許之,因願同學,一見相愛,情若夫婦,便同衾共枕,交好無已。」後多指夫婦同眠。《初刻拍案驚奇》卷九:「劉氏子大笑道:『此乃吾妻也!我今夜還要與他同衾共枕,怎麼捨得負了出去?』」
張騫出使西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孩子。但他仍然不忘使命,伺機逃走,西行十多日,抵達大宛國(在現在中亞的費加那盆地),大受歡迎。大宛國王告訴他大月氏的位置,並送他到北方的康居國。抵達大月氏時,大月氏因國土豐裕,生活安定,對匈奴已無恨意,不願再從事征戰。張騫待了一年後知道沒有結果,便取道天山南路,以避匈奴,仍為匈奴所發現,又被拘留了一年,後乘著匈奴內亂帶著妻子和一個從者逃回長安,時在元朔三年(西元前126年)左右,正是衛青征討匈奴之時。由於張騫的報告,和對西域的風情和民俗才有所了解。元狩四年(西元前119),張騫再度受命出使烏孫,欲與烏孫結盟挾擊匈奴,但...
摩訶迦葉(Mahakasy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怛羅斯之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為爭奪中亞(西土耳其斯坦)發生衝突。天寶九年,(西元七五零)唐朝河西節度使高仙芝(朝鮮人)虜石國國王而還,而且不時凌虐石國國王。石國位於現在蘇聯烏茲別克共和國的首都塔什干。塔什干在土耳其語中是石頭的意思。被俘的石國王子逃亡後,向鄰近國家陳述高仙芝的暴行。各國都暗地向大食(黑衣大食)求助,並隨大食源軍攻擊唐軍。高仙芝率領胡漢軍三萬人,討伐阿拉伯軍,在怛羅斯大戰五日,中因為葛...
地理大發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源頭2 葡萄牙人3 西班牙人4 關鍵字5 出處 源頭西元15世紀,隨著航海技術的進步,發掘新財富的慾望及好奇心,以及促成其他民族信仰基督教的意念,吸引了歐洲人踏上海上探險的旅程。在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國王的支持下,西元15世紀末,歐洲人的足跡幾乎遍布世界各地。 葡萄牙人約在西元1430年,由於葡萄牙的亨利王子一心嚮往遙遠的國度,所以便展開葡萄牙的航海探險旅程。葡萄牙王室發起的航海探險目的,是為了不再出昂貴的價錢向中國和印度等東方貿易的阿拉伯商人購買香料、絲綢和其他東方物品。綽號航海家的亨利王子,企圖找出一條可以直接...
十字軍東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中,薩拉丁擊敗基督教徒,佔領阿卡和耶路撒冷。1189年,英國的里查一世、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一世和法國國王腓力二世發動第三次十字軍東征。1191年,里查一世收復阿卡。 1192停戰英國的里查一世來到離耶路撒冷數小時行程的地方。部隊拒絕繼續前進,因為缺水短糧又疲憊不堪。里查不得不退兵。在絕望中謀求與薩拉丁求和。他採取了頗離奇的作法,讓他信奉基督教的妹妹與薩拉丁蘇丹的回教徒兄弟聯姻。1192年11月里查與薩拉丁達成停戰協定,規定沿海城鎮由基督徒統治,基督徒到聖地朝聖的沿途安全有保障。十字軍數次東征的努力以及數十年的慘烈征戰通通...
吐谷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於今大陸地區青海北部、新疆東南部。其祖先本遼東鮮卑種,西晉時酋帥庶長子吐谷渾率領部分族人遷至隴西,在今青海省以西及四川松藩之地。後勢力漸大,唐太宗時曾命李靖等討伐,國主敗亡其子遂降唐,受封為西平郡王。至高宗時敗亡於吐番。信奉多神及佛教。以遊牧為業。其受漢文化影響較深,政權組織多仿中原王朝官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