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87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沉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壓制而埋沒。《抱朴子.外篇.廣譬》:「逸才沉抑,則與凡庸為伍。」《明史.卷二一九.張四維傳》:「於是四維稍汲引海內正人為居正所沉抑者。」
反情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負責破壞或壓制敵方和不友好國家的情報活動效能,為軍事情報業務中的一個部門。
當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拿東西到當鋪抵押借錢。《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如今說他老人家當當,只怕是他手底下的人,借他名字,在外招搖,壓制人家,這倒不可不去查問查問。」
伊凡第三(Ivan II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硬手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制壓迫的方法。《文明小史》第五十六回:「我現在已經二十歲了,你還能夠把強硬手段壓制我嗎?」
怨聲載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固是當時有名的文人,博學多才,有氣節操守,不同流合汙,多次辭退朝廷的徵用。他曾縱論時弊,建議皇帝應該壓制外戚、罷退宦官、用人唯才,但沒有受到採納,於是便到漢中隱居起來。這次梁商請他出來為官,李固希望梁商能夠先端正朝廷風氣,於是又上書說道:「安帝在位的時侯,任用外戚小人,他們公開地收受賄賂,任用人才沒有一定的標準,所以天下才會紛擾不已,路上都充滿了百姓抱怨的聲音。希望將軍能夠以天下為憂,崇尚儉省,用人唯才,才是救國之道。」但是梁商卻沒有接納李固的建議。這段話的原文「天下紛然,怨聲滿道」,後來演變出「怨聲載道」這句成語,用來形容群眾普遍的怨恨和不滿。
鎮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壓制威嚇。《紅樓夢》第四四回:「也不許勸他,也不用鎮嚇他,只管讓他告去。」
社會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於某種理想願景,以徹底的手段,根本改變現行社會制度,來重組新社會。
勒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勒索、壓制。如:「地方劣紳,勒抑貨品,引起民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