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箝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威勢壓制他人。《福惠全書.卷六.錢穀部.催徵》:「使彼此共相箝制,而不敢私逃。」也作「鉗制」。
全控機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織,都有以下基本特徵:首先是全面的控制,使人與其熟稔之社會環境隔離,消除原本環境對於個人的影響。再則壓制其過往社會地位以及道德價值,此即完全否定個人過去所擁有的一切角色、地位,對於過往價值的完全否認,使個人失去重心,以利進行下一階段的灌輸。三則行使嚴厲制裁,強迫受控制者接受再社會化,以期和社會規範、期待,再度接軌。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全控機構英文關鍵字:total intstitution 參考文獻註1:葉正。社會學詞彙。台北:風雲論壇。 P.420註2:吳逸驊。圖解社會學。易博士。 P.164
抑強扶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壓制強橫的人而扶助弱小。《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二回:「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本是抑強扶弱,互相維持之意。」也作「抑彊扶弱」。
提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壓制
委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委婉曲折。《史記.卷二七.天官書》:「若至委曲小變,不可勝道。」《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待學生尋個便,到那裡替兄委曲通知,周全其事,決不有誤。」
2.屈身折節,意不得伸。
3.事情的原委。《文選.繁欽.與魏文帝牋》:「竊惟聖體,兼愛好奇,是以因牋先白委曲。」
抑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壓制阻止。漢.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抑遏劉馥,相厚益隆。」宋.蘇洵〈上歐陽內翰第一書〉:「抑遏蔽掩,不使自露。」
黨錮之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排拒的豪族、不受重視的鄉論以及太學生為主,在過及於其他地方。批評勢力興起,當然會受到當權派宦官的壓制。因此,在翰墨發生了兩次黨錮之禍。第一次發生在桓帝(註1.)延熹九年(西元一六六),李膺等兩百多人以結黨惑眾為由,被處終身禁錮,不得為官。第二次則發生在桓帝去世,靈帝(註2.)即位後。外戚竇武與清流派陳蕃、李膺聯合士子,欲殺宦官,反被宦官所制,竇武自殺,陳蕃被殺,遭到禁錮(不得為官)者達六、七百人。清流全被逐出朝廷。宦官派勢力如日中天,不僅亂政,亦魚肉人民,以致激起農民的叛亂。提倡以宗教舊式的「黃巾」(註3.)集團聲勢...
禁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不准、禁絕、制止、阻止、壓制
壓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壓制逼迫。如:「對於他的壓迫,她決定予以反擊,不再忍氣吞聲。」
強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強橫凶殘。《荀子.富國》:「事強暴之國難,使強暴之國事我易。」《三國演義》第一一○回:「綝字子通,為人強暴,殺大司馬滕胤、將軍呂據、王惇等。」也作「強悍」。
2.法律上指對人或物施加暴力,達到犯罪目的的暴力行為,稱為「強暴」。
3.特指俗稱「強姦」的性侵害暴力行為。如:「性平教育及道德宣導,是防止強暴事件發生的根本方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