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樂。同「歡」。《呂氏春秋.孝行覽.本味》:「不謀而親,不約而信,相為殫智竭力,犯危行苦,志懽樂之,此功名所以大成也。」
姚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思想方苞是桐城派的創始人,主張學習左傳、史記,講究義法,提倡義理,要求語言雅潔,反對俚俗。姚鼐是集大成者,他的古文主張,在提倡「義理(內容合理)、考據(材料確切)、詞章(文詞精美),三者不可偏廢。」又在學習方法上,提出古文八要:「所以為文者八,曰:神、理、氣 、味、格、律、聲、色。神、理、氣、味者,文之精也;格、律、聲 、色者,文之粗也。然茍舍其粗,則精者亦胡以寓焉?」(《古文辭類纂序》) 著作《惜抱軒全集》中的88卷包括了文集16卷、後集10卷,詩集10卷,又有《法帖題跋》、《左傳補註》、《公羊傳補註》、《國語補註》...
茭白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禾本科「菰」,即「茭白」的嫩莖。因受黑粉菌寄生而肥大成筍狀,可供食用。也稱為「茭筍」。
心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思毅力。如:「心志不堅的人,是很難有大成就的。」《三國演義》第五五回:「盛為築室,以喪其心志;多送美色玩好,以娛其耳目。」
霓裳羽衣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是唐代大曲中法曲的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現在,它仍無愧於音樂舞蹈史上的一個璀璨的明珠。  《霓裳羽衣曲》約成於公元718~720年間,關於它的來歷,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是說唐玄宗登三鄉驛,望見女兒山(傳說中的仙山),觸發靈感而作;第二種說法則是根據《唐會要》記載:天寶十三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方式,更改了一些西域傳入的樂曲,此曲就是根據《婆羅門》曲改編;第三種則折衷前兩種說法,認為此曲前部份(散序)是唐玄宗望見女兒山後悠然神往,回宮後根據幻想而作;後部份(歌和破)則是他根據西涼節...
孩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子女。[例]儘管她已長大成人,但在父母的心中,她永遠是最寶貝的孩子。
顛簸不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顛撲不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朱熹(西元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南宋婺源人。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也是南宋閩學的創始人。一生著述繁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詩集傳》和《四書章句集注》,成為後來歷朝學子必讀的教科書。其學說源自北宋的程顥、程頤,故後人常以「程朱學派」稱之。典源摘自朱熹寫給張欽夫的書信,內容提到關於心性方面的修養工夫:若要導正心性,則必須循著致知、誠意的次序,從中下功夫,才能達到「心無時不虛」的境界;如果可以一直在這方面努力,就可以常存此心,如此則動靜如一,不偏於任何一處。程顥也曾經說過:如果可以從身體力行中體會並且得到樂趣,到達此一境界後,...
壯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長大成人。如:「父母日日盼望兒女壯大,能自立門戶。」《漢書.卷九.元帝紀》:「八歲,立為太子,壯大,柔仁好儒。」
鄭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嘗遊學於幽、並、兗、豫諸州。因黨錮事件而被禁,專心著述。後又博通今文經學,遍注群經,乃為漢代集經學之大成者,世稱「鄭學」。建安五年(200年)春,夢見孔子對他說:「起,起,今年歲在辰,來年歲在巳。」官渡之戰時,被袁紹逼迫下隨軍而行,到元城(今河北大名縣境)病危,至六月病逝。 著作 作品有《毛詩箋》、《三禮注》。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男女長大成人,結婚成家,乃人之常情。《水滸後傳》第三九回:「蕭讓沉吟了一會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理之當然。兄長之舉,兩全其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