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3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援筆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ㄓㄨˇ,綴輯、寫作。 (3) 太祖: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譙(今安徽省亳縣)人。有雄才,多權詐,能文學。起兵擊黃巾,討董卓,漸次剪削諸雄,自為丞相,拜大將軍,爵魏公,旋進爵魏王,加九錫。後卒於洛陽,子丕篡漢。追諡武帝,廟號太祖。 (4) 倩:請。 (5) 將:音ㄐ|ㄤˋ,率領。 (6) 援筆立成:拿起筆來立刻寫成文章。形容才思敏捷。見「援筆立成」。 (7) 異:驚訝。
歙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徽省婺源縣歙溪所產的精美硯臺。於唐代開元時開始開採,質地堅實細潤,與端硯齊名。
名不虛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東省鄒縣,戰國時改為鄒,為楚所滅。魯,周朝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地約在今山東省滋陽縣、江蘇省沛縣及安徽省泗縣一帶,以曲阜為國都,後為楚國所滅。 (5) 孟嘗君:指田文,戰國時齊之公族,生卒年不詳。相齊,封於薛,孟嘗君為其稱號。好養賢士,食客數千人。 ※◎2《史記.卷一二四.遊俠列傳.序》自秦以前,匹夫之俠,湮滅不見,余甚恨之。以余所聞,漢興有朱家、田仲、王公、劇孟、郭解之徒,雖時扞當世之文罔,然其私義廉絜退讓,有足稱者。名不虛立,士不虛附。
名不虛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東省鄒縣,戰國時改為鄒,為楚所滅。魯,周朝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地約在今山東省滋陽縣、江蘇省沛縣及安徽省泗縣一帶,以曲阜為國都,後為楚國所滅。 (5) 孟嘗君:指田文,戰國時齊之公族,生卒年不詳。相齊,封於薛,孟嘗君為其稱號。好養賢士,食客數千人。 ※◎2《史記.卷一二四.遊俠列傳.序》自秦以前,匹夫之俠,湮滅不見,余甚恨之。以余所聞,漢興有朱家、田仲、王公、劇孟、郭解之徒,雖時扞當世之文罔,然其私義廉絜退讓,有足稱者。名不虛立,士不虛附。
江郎才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祿,世故保守,所作詩文不如早年。 (2) 罷:辭退、去職。 (3) 宣城郡:南北朝時地名,位於今安徽省蕪湖縣東南,瀕水陽江西岸,以產宣紙著名。南朝梁明帝在位時,江淹於此地擔任太守。 (4) 冶亭:亭名,在今南京市。 (5) 郭璞:西元276∼324,字景純,東晉河東聞喜人。為著名的文學家與思想家,博學高才,好古文詩賦,又精通陰陽、曆算、五行、卜筮之術。曾為《爾雅》、《山海經》、《方言》、《楚辭》等書作注。 (6) 卿:對人的尊稱,此處指江淹。 (7) 見還:歸還。 (8) 五色筆:五色的彩筆。此處隱喻文才。〔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梁書.卷一四.江淹列傳》、《南史.卷五九.江淹列傳...
劉大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觀點4 評價 生平劉大櫆(1698-1779), 清‧桐城(安徽省桐城縣)人,字才甫,號海峰,為清代「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應鄉試,兩中副榜,未中舉人。後應博學宏詞試,為張廷玉所黜,以教書為業,直到老年,默抑以終。後應博學宏詞試,為張廷玉所黜,以教書為業,直到老年,默抑以終。劉大魁是清代桐城派「三祖」之一,是方苞的得意門生,也是姚鼐的老師。劉大櫆補充方苞的理論,認為「義理、書卷、經濟」是文章的材料和內容,而「神、氣、音節」是作家之能事。方東樹曾說:「學博(劉大櫆)論文主品藻,侍郎(方苞)論文主義法。...
琴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琴高目錄1 琴高1.1 人名1.2 鯉魚的代稱1.3 山名 琴高 人名戰國時趙人,能鼓琴,為宋康王舍人,學神仙長生之術。相傳與弟子期約,入涿水取龍子,某日當返;期至,弟子於涿水旁等候,果見琴高乘鯉魚出水。見《列仙傳》。 鯉魚的代稱黃庭堅〈送舅氏野夫之宣城詩〉:「霜林收鴨腳,春網薦琴高。」 山名在今安徽省涇縣東北。傳為仙人琴高乘鯉仙去之處。
楚歌四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不利,但垓下一戰,楚軍瓦解,項籍自刎於烏江。 (2) 壁:駐紮。 (3) 垓下:漢代地名,在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漢高祖圍項羽於此。垓,音ㄍㄞ。 (4) 數重:好幾層。重,音ㄔㄨㄥˊ。 (5) 漢軍:指劉邦的軍隊。 (6) 楚歌:楚國歌曲。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項羽軍隊成員均為楚人,四面包圍的漢軍唱著楚國的歌謠,讓項羽誤以為漢軍已佔領楚地,連夜逃離垓下。
鋸了嘴的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善應對、口才遲鈍的人。《紅樓夢》第六八回:「你又沒才幹,又沒口齒,鋸了嘴子的葫蘆,只就會一味瞎小心,圖賢良的名兒。」《文明小史》第五○回:「像我們安徽省裡這些翻譯,一聽法國話,全成了鋸了嘴的葫蘆。」也作「鋸嘴葫蘆」。
落筆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ㄓㄨˇ,綴輯、寫作。 (3) 太祖: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譙(今安徽省亳縣)人。有雄才,多權詐,能文學。起兵擊黃巾,討董卓,漸次剪削諸雄,自為丞相,拜大將軍,爵魏公,旋進爵魏王,加九錫。後卒於洛陽,子丕篡漢。追諡武帝,廟號太祖。 (4) 倩:請。 (5) 將:音ㄐ|ㄤˋ,率領。 (6) 援筆立成:拿起筆來立刻寫成文章。形容才思敏捷。見「援筆立成」。 (7) 異:驚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