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1.71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江郎才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祿,世故保守,所作詩文不如早年。 (2) 罷:辭退、去職。 (3) 宣城郡:南北朝時地名,位於今安徽省蕪湖縣東南,瀕水陽江西岸,以產宣紙著名。南朝梁明帝在位時,江淹於此地擔任太守。 (4) 冶亭:亭名,在今南京市。 (5) 郭璞:西元276∼324,字景純,東晉河東聞喜人。為著名的文學家與思想家,博學高才,好古文詩賦,又精通陰陽、曆算、五行、卜筮之術。曾為《爾雅》、《山海經》、《方言》、《楚辭》等書作注。 (6) 卿:對人的尊稱,此處指江淹。 (7) 見還:歸還。 (8) 五色筆:五色的彩筆。此處隱喻文才。〔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梁書.卷一四.江淹列傳》、《南史.卷五九.江淹列傳...
從善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5) 申驪:春秋時楚國大夫,生卒年不詳。驪,音ㄌ|ˊ 。 (6) 沈:春秋時國名,地約在今安徽省阜陽市西北。 (7) 揖初:春秋時沈國國君,生卒年不詳。 (8) 知、范、韓:指知莊子、范文子、韓獻子三人。 ◎2《左傳.昭公十三年》對曰:「齊桓,衛姬之子也,有寵於僖;有鮑叔牙、賓須無、隰朋以為輔佐;有莒、衛以為外主;有國、高以為內主。從善如流,下善齊肅,不藏賄,不從欲,施舍不倦,求善不厭。是以有國,不亦宜乎?」
投筆從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陵縣,地約在今陝西省咸陽縣東二十里。 (3) 徐令:徐縣縣令,班彪之官職。徐,指臨淮郡徐縣,約在今安徽省盱眙縣西北八十里。 (4) 彪:班彪(西元3∼54),字叔皮,東漢扶風安陵人。才高好著述,繼司馬遷《史記》作西漢史六十五篇,未完而歿,後由子班固及女班昭繼續完成,即今《漢書》。 (5) 輟業:指停止抄書工作。 (6) 傅介子:生卒不詳。西漢北地義渠道人。昭帝時出使大宛,降服樓蘭、龜茲。因誅匈奴使者,還拜中郎。後又斬樓蘭王,被封為義陽侯。 (7) 張騫:?∼西元前114,字子文,西漢漢中成固人。武帝時以軍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將,出使烏孫,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打通與西北諸...
倚馬可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典故或見於《魏志》。 (2) 桓宣武:桓溫(西元312∼373),字元子,東晉龍亢(今安徽省壤遠縣西北)人。初拜駙馬都尉,定蜀,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馬,與前燕慕容垂戰於枋頭,大敗而還。後廢廢帝,立簡文帝,陰謀篡奪,威勢顯赫,未果而卒。諡宣武侯。 (3) 袁虎:袁宏(西元328∼376),字彥伯,東晉陽夏(今河南省太康)人。有逸才,為桓溫記室,太元初,官東陽太守。有《後漢紀》、《竹林名士傳》等。 (4) 會須:恰逢需要。 (5) 露布文:古代不封口的文書,可用於上書、告示、征討檄文、軍隊捷報等。 (6) 輟筆:停筆。輟,音 ㄔㄨㄛˋ。 (7) 俄:須臾、片刻,音...
然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折連詞。用在子句頭,表示雖然有前句所敘述的事情,卻亦有末句所表達的狀況、行為等。《管子.兵法》:「故夫兵雖非備道至德也,然而所以輔王成霸。」《文明小史》第四九回:「再說安徽省雖是個中等省分,然而風氣未開,諸事因陋就簡,還照著從前的那個老樣子。」
如數家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封給其弟周公旦,後因周公留輔天子而改封周公長子伯禽為魯侯。轄域包括今天的山東省滋陽縣、江蘇省沛縣及安徽省泗縣一帶,以曲阜為國都,後為楚國所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春秋時代的魯國。是周朝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之一。轄域包括山東省滋陽縣、江蘇省沛縣及安徽省的泗縣一帶。以曲阜為國都,後為楚國所滅。
水落石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醉翁亭位於滁州(今安徽省滁縣)城西南瑯琊山兩峰之間,為山僧智仙所築。〈醉翁亭記〉就是歐陽修遊賞醉翁亭後所寫下的一篇文章,文中描寫出山林四季變化的景色:春季有野花幽香,夏季有綠樹繁茂而成一片濃蔭,秋季風聲蕭瑟而霜色瑩潔,冬季水枯而石頭盡露。朝暮之間的景色變化,加以四季的不同景色,使得遊賞於醉翁亭中的快樂顯得無窮無盡。「水落石出」或許就是從本文摘出的一個成語。因為水位低,本來沉於水底的石頭逐一浮露出來,石頭猶如原被遮掩的真相,所以這句成語就被用於比喻事情經過澄清而後真相大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地名。曹操的故鄉。漢置縣,屬沛郡,三國魏置郡,故址在今大陸地區安徽省亳縣。
打草驚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鄭文寶《南唐近事.卷二》1>王魯為當塗宰2>,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3>主簿4>貪賄於縣尹5>,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虵(蛇)驚。」為好事者口實6>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祖堂集.卷七.雪峰和尚》。 (2) 當塗宰:當塗縣的最高行政長官。當塗,地名,或為今安徽省當塗縣。 (3) 訴:告狀、控告。 (4) 主簿:職官名。主管文書簿籍及印鑑。 (5) 縣尹:職官名。一縣的首長,此指當塗縣尹王魯。 (6) 口實:談話、批評的內容。 〔參考資料〕 《祖堂集.卷七.雪峰和尚》師云:「老僧在仰山時,仰山拈經中語問大眾:『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為什摩人說?』無人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