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7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安家樂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居樂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自古以來,人民都有「安居樂業」的渴望。早在先秦典籍《老子》中,對於人民理想生活的雛形便有過如此一段描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其描述之理想情境為:人人能吃得美味,穿得足夠,住得安穩,工作愉快。雖然與鄰國距離相近,但因為大家都能自給自足,故人民之間不必因交易所需而往來。這樣的概念也呈現於漢代史書《漢書》,在論述經濟思想的〈貨殖傳序〉中陳述了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的人,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各自的技能,其後代子孫也在適切的環境中,輕鬆學得先人所傳授的一切,大家都過著安定和樂的生活。而原文中有「各安其居而...
泰山之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泰山一般的安穩。見「安如泰山」條。01.《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傳》:「事勢不兩大,王氏與劉氏亦且不並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則上有累卵之危。」 
余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穩的樣子。
井然不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度的重要。一個人能夠清清楚楚地做事有次序、有條理,端莊肅穆地使自己受尊敬,能有始有終而堅定不移,長久安穩而感到滿意知足,熱衷於堅守道德禮義且不感疲乏,運用英明的智慧洞察一切,一絲不苟地遵行禮法,掌握禮儀制度而安泰自若,會為別人的善言善行而感到溫馨快樂,也會因為別人不守名分而感到憂心忡忡,如果可以做到這些,就可以稱為聖人了。後來「井井有條」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整齊有序,條理分明。出現「井井有條」的書證如宋.樓鑰〈周伯範墓誌銘〉:「經理家務,井井有條;時出其餘,以周人之急。」
二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再說、並且。《紅樓夢》第三一回:「襲人知寶玉心內是不安穩的,待要不叫他伏侍,他又未必依,二則定要驚動別人,不如由他去罷。」
緩步代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就是沒有肉吃的話,就把吃飯時間挪晚,等餓一點再吃,吃起飯來就會更香,當作是吃肉;沒有車子坐,就悠閒安穩地走路,當作是乘車。他認為已經向君王進過忠言,就盡了人臣的義務,不需要再留在宮中,便向宣王拜別而去。古代貴族出行必乘車,故用「安步當車」來稱人安貧樂賤,後亦用於形容人態度悠閒從容。
足履實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腳踏實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司馬光是宋朝重要的史學家。宋英宗時,他與范祖禹、劉攽、劉恕等人奉命編撰《資治通鑑》,由他主編。編寫這部史書時,司馬光每天凌晨就開始工作,直到半夜才休息,絲毫不敢懈怠。為了怕睡得太久,耽誤了工作,還特地製作了一個「警枕」,好讓自己睡得不安穩而警醒。而司馬光對於書稿的要求更是嚴格,他先廣泛的收集資料,然後串連、剪裁,加以潤色,反覆修改,直到滿意為止。例如其中唐代部分的稿子,原有六百多卷,等到最後定稿時只剩下八十卷,可見其要求之精簡。等到編成後,全書共有二百九十四卷,全都用正楷工整地寫好,一筆不苟。這種認真踏實的治學態度,受到了當時人們的讚賞。宋神宗更為這...
泰山磐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平安穩定的環境或情況。如:「他的職位穩如泰山磐石,不太可能動搖的。」
夢寐魂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念之意。 (9) 悠哉悠哉:思之不已的樣子。悠,長。見「悠哉悠哉」。 (10) 輾轉反側:睡不安穩,翻來覆去。見「輾轉反側」。
相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謙讓、退讓。《左傳.隱公九年》:「戎輕而不整、貪而無親、勝不相讓、敗不相救。」《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睡未安穩,只聽得床前有人行走腳步響,心疑有賊。又細聽著,恰像欲前不前,相讓一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