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1.16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洗手不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從此不再從事某事。通常指盜賊等改邪歸正。《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我這個黑金剛從今洗手不幹,我便向山寨裡,接了母親,尋個安穩地方。」
安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穩的靜坐,不必費神勞力。《莊子.說劍》:「大王安坐定氣,劍事已畢奏矣。」《三國演義》第四回:「使君寬懷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
熟路輕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駕輕就熟」。見「駕輕就熟」條。01.明.許自昌《水滸記》第一九齣:「一任恁地網天羅,怎禁俺熟路輕車。」02.明.馮惟敏〈折桂令.十餘年撫字心勞〉曲:「當日個小試牛刀,至如今大展龍韜。這的是熟路輕車,安穩逍遙。」 
安土樂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居樂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自古以來,人民都有「安居樂業」的渴望。早在先秦典籍《老子》中,對於人民理想生活的雛形便有過如此一段描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其描述之理想情境為:人人能吃得美味,穿得足夠,住得安穩,工作愉快。雖然與鄰國距離相近,但因為大家都能自給自足,故人民之間不必因交易所需而往來。這樣的概念也呈現於漢代史書《漢書》,在論述經濟思想的〈貨殖傳序〉中陳述了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的人,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各自的技能,其後代子孫也在適切的環境中,輕鬆學得先人所傳授的一切,大家都過著安定和樂的生活。而原文中有「各安其居而...
蒲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迎聘賢士,以蒲草包裹車輪,使車子行走時減少顛簸,坐起來安穩舒適。《漢書.卷六.武帝紀》:「遣使者安車蒲輪,束帛加璧,徵魯申公。」
腳踹實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腳踏實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司馬光是宋朝重要的史學家。宋英宗時,他與范祖禹、劉攽、劉恕等人奉命編撰《資治通鑑》,由他主編。編寫這部史書時,司馬光每天凌晨就開始工作,直到半夜才休息,絲毫不敢懈怠。為了怕睡得太久,耽誤了工作,還特地製作了一個「警枕」,好讓自己睡得不安穩而警醒。而司馬光對於書稿的要求更是嚴格,他先廣泛的收集資料,然後串連、剪裁,加以潤色,反覆修改,直到滿意為止。例如其中唐代部分的稿子,原有六百多卷,等到最後定稿時只剩下八十卷,可見其要求之精簡。等到編成後,全書共有二百九十四卷,全都用正楷工整地寫好,一筆不苟。這種認真踏實的治學態度,受到了當時人們的讚賞。宋神宗更為這...
安於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泰山還安穩。見「安如泰山」條。01.唐.陳子昂〈諫政理書〉:「煬帝不悟,自以為天下安於泰山,方率百萬之師,而有事於遼東。」 
安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穩定。《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乞令飛屯鄂岳,不惟江西藉其聲勢,湖、廣、江、浙亦獲安妥。」《三國演義》第二五回:「關公引兵入下邳,見人民安妥不動;竟到府中,來見二嫂。」
轉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輾轉反側,睡不安穩。如:「他接到恐嚇信後,提心弔膽,夜夜轉側難眠。」
井井不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度的重要。一個人能夠清清楚楚地做事有次序、有條理,端莊肅穆地使自己受尊敬,能有始有終而堅定不移,長久安穩而感到滿意知足,熱衷於堅守道德禮義且不感疲乏,運用英明的智慧洞察一切,一絲不苟地遵行禮法,掌握禮儀制度而安泰自若,會為別人的善言善行而感到溫馨快樂,也會因為別人不守名分而感到憂心忡忡,如果可以做到這些,就可以稱為聖人了。後來「井井有條」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整齊有序,條理分明。出現「井井有條」的書證如宋.樓鑰〈周伯範墓誌銘〉:「經理家務,井井有條;時出其餘,以周人之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