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4.97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瑚璉之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瑚璉之器比喻如瑚璉之高貴品格,或堪當大任的才能。隋.江總〈讓尚書令表〉:「謬以商丘之木,遂比舟楫之材;燕之石,混同瑚璉之器。」唐.李華〈盧郎中齋居記〉:「公以瑚璉之器為郎官,以干將之斷宰赤縣。」也作「瑚璉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厄」。
戴望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表他成熟期風格的《望舒草》。一九三六年,與徐遲、路易士(紀弦)創辦《新詩》月刊,卞之琳、馮至、梁宗、孫大雨都加入編輯陣容,產生很大的影響。一九三七年,出版《望舒詩稿》。中日戰爭爆發,與穆麗娟遠走香港。一九三九年,主編《星島日報》副刊,與艾青創辦、合編《頂點》雜誌。  一九四○年,穆時英在上海遇刺身亡,穆麗娟回上海奔喪,夫妻反目。一九四一年,曾為妻、女服毒自殺,並寫遺書寄到上海。日軍占領香港,被日本憲兵逮捕入獄,酷刑折磨。一九四七年出版譯詩集《惡之華掇英》。回上海,與穆麗娟辦理離婚,另外結婚,只維持很短暫的婚姻。一九四...
充棟汗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張《瑯嬛文集.卷二.與周戩伯》:「今幸逢谷霖蒼文宗欲作《明史紀事本末》,廣收十七年朝報,充棟汗牛。」
筆誅口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誅筆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張,字宗子、石公,號陶庵,明末清初浙江山陰人。張不僅長於文學,且長於史學,重要的著作是《石匱書》。此書張寫了近五十年才脫稿,花了很大的心血。但是,有些看過此書的大老認為,《石匱書》雖然寫得很好,但是沒有順應潮流擁戴東林學派,恐怕不合時宜,張心中十分不服,在〈與李硯翁〉的信中強調了言論自由的重要,他認為,有健全的輿論才有健全的政治。又引到宋代呂祖謙的話:「見辱於市人,越宿而已忘;見辱於君子,萬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誅筆伐於蓽門圭竇之間,而老奸巨滑心喪膽落,得恃此權也。」意思是說:被一般人羞辱,過一晚就忘了;被君子羞辱,一輩子也忘不了。這就是君子為...
不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給。《文選.盧諶.覽古詩》:「與之將見賣,不與恐致患。」《三國演義》第六回:「袞州太守劉,問東郡太守喬瑁借糧。瑁推辭不與,引軍突入瑁營,殺死喬瑁,盡降其眾。」
大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寬闊的海洋。《列子.湯問》:「於是輿員嶠二山,流於北極,沉於大海。」
優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因循不決。如:「優柔寡斷」。《新唐書.卷一○五.褚遂良傳》:「昔漢武帝行禮,優柔者數年,臣愚願加詳慮。」
泣對牛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病時只能以「牛衣」禦寒的那段故事,後來被濃縮成「牛衣對泣」,用來比喻夫妻共度貧困的生活,如明.張〈五異人傳〉:「昔日牛衣對泣,今乃富比陶朱。」便取此義。
口伐舌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誅筆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張,字宗子、石公,號陶庵,明末清初浙江山陰人。張不僅長於文學,且長於史學,重要的著作是《石匱書》。此書張寫了近五十年才脫稿,花了很大的心血。但是,有些看過此書的大老認為,《石匱書》雖然寫得很好,但是沒有順應潮流擁戴東林學派,恐怕不合時宜,張心中十分不服,在〈與李硯翁〉的信中強調了言論自由的重要,他認為,有健全的輿論才有健全的政治。又引到宋代呂祖謙的話:「見辱於市人,越宿而已忘;見辱於君子,萬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誅筆伐於蓽門圭竇之間,而老奸巨滑心喪膽落,得恃此權也。」意思是說:被一般人羞辱,過一晚就忘了;被君子羞辱,一輩子也忘不了。這就是君子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