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5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牛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昆蟲綱雙翅目牛蠅科。有單眼三個,複眼一對,體有黑毛。雌者產卵於牛皮上,幼蟲寄生牛體內,成蟲後則破皮鑽出,使牛長不大。
花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昆蟲綱雙翅目。形似蜜蜂,長約一點四公分,頭部有複眼一對,腹面淡黃色、背黃褐色,翅透明。成蟲出現於春季,常集聚於花朵中,吸取蜜汁。幼蟲棲生於汙水中,稱為「長尾蛆」。也作「花蝱」。
石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交配後,雌性將一團團的軟產在水裡,有時會形成一個有黏性的球體,其發育方式為不完全變態。大多數的石蠅幼蟲都生活在水裡,以水藻和岩石碎屑為主要食物。石蠅的腹部也長了一對尾絲,大約需要五年時間以及三十次的蛻皮才能發育成成蟲,通常是在仲冬或早春才會離開水面。 短尾石蠅因為短尾石蠅的體色呈褐色,所以有時又稱褐石蠅。短尾石蠅有著又細又黑的身體,是歐洲十分常見的石蠅種類,主要出現在水流湍急的溪流、泉水附近,常分布於北半球。大部分都會在春夏兩季羽化、交尾及產卵。幼蟲
蛆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蠅類的幼蟲。比喻專做壞事、卑鄙下流的人。
燈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昆蟲綱鱗翅目燈蛾科的泛稱。幼蟲體多毛,以雜草、雜木之葉片為食。成蛾在夜間活動,喜撲近燈火,如穀蛾、麥蛾等,故稱為「燈蛾」。也稱為「撲燈蛾」、「飛蛾」、「附炎」。
蟲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的組織因昆蟲的幼蟲寄生,使寄生的部位產生侷限性增生,畸形發育形成的瘤狀物。
粉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鱗翅目粉蝶科。成蟲多為白、黃、橙色,喜愛十字花科植物,常產卵於菜葉反面,以葉片為食。最常見者為白粉蝶,分布於世界各地。其他尚有小巧美麗的黃蝶,及華貴的紅衽蝶等。幼蟲青綠而細長,為農業害蟲。
蝻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蝗蟲的幼蟲。形似成蟲而身體較小,頭大,翅膀短。常成群吃掉稻、麥等農作物而造成災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蝨的幼蟲。《說文解字.虫部》:「蟣,蝨子也。」清.段玉裁.注:「蝨,齧人蟲也。子,其卵也。」《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夫博牛之蝱,不可以破蟣蝨。」
毛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蝶類或蛾類的幼蟲,身體細長而柔軟,呈圓筒狀,外表分節,每環節的疣狀突起上簇生長短毛,顏色視種類而異。也稱為「毛毛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