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寄生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雙翅目寄蠅科。長二至十八毫米,體灰或黑色,具小毛,外表像家蠅。幼蟲寄生於其他昆蟲體內,常用於消滅害蟲,對毛蟲和甲蟲幼蟲有很大的殺傷力。如紅尾寄生蠅。
象鼻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昆蟲綱鞘翅目。橢圓形,頭小而口吻特長,如象鼻狀,故稱為「象鼻蟲」。成蟲及幼蟲皆以植物為食,或於植物上造癭、捲葉。多寄生於香蕉、果樹或穀類上,而為害其果實或新芽。
蟻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脈翅目蛟蛉科昆蟲的幼蟲。腹部橢圓形,顏色灰暗,上覆棘刺,下顎狀如鎌刀,堅強有力。常掘出深二點五至五公分、寬二點五至七點五公分的漏斗形沙穴,自身藏在穴底,僅露出大顎,等待小昆蟲滑落沙穴,再加以攫捕,吸乾體液之後,再將之拋出穴外。成熟後吐絲和沙為繭,在其中化蛹。成蟲有四枚窄翅,不擅飛翔。
三化螟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昆蟲綱鱗翅目螟蛾科。通常一年可產生三代,幼蟲越冬至春化蛾,產卵於稻葉上,是為第一次。五、六月間,出現第二次。七、八月間又出現第三次,蠹食稻莖,為害最巨。也稱為「三化螟蛾」。
蝶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幼蟲食作物葉,成蟲化蛹,羽化成蝶。如鳳蝶、黃蝶、粉蝶等皆屬之。
玉米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害玉米、粟、高粱的一種螟蟲。成蟲晝伏夜出。幼蟲孵化後,啃食玉米、高粱的莖,被害部常自加害部位的上方枯萎凋謝。也稱為「粟螟」。
脫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蛹中的幼蟲成長為成蟲時,破壞蛹殼而脫出,稱為「脫蛹」。
二化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屬鱗翅目。身體細長,前翅闊長,呈灰黃色,有褐黑色小點,後翅為三角形,呈白色。成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幼蟲常群聚在植物莖內穿孔蛀食,致使植物發生枯心或白穗的現象,是一種危害農作的害蟲。繁殖甚速,在臺灣一年可繁殖三至四代,為水稻、粟、玉米、甘蔗、茭白等的大敵。也稱為「鑽心蟲」。
血吸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吸蟲綱裂體吸蟲科。雌雄異體。灰白色,雄蟲長五至十八公釐,體側向腹面卷曲,形成小槽,用以夾抱雌蟲。雌蟲長七至二十七毫米。多寄生於肝臟和腸道內,引起血吸蟲病。雌蟲在腸壁附近產卵,卵隨糞便排到水中,在水中孵化出纖毛幼蟲,進入釘螺等中間宿主體內,發育增殖成許多胞囊幼蟲,再產生許多搖尾幼蟲,逸出螺體,遇入水的人、畜,即由皮膚侵入。
米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鞘翅目象鼻蟲科。為有名之貯穀害蟲之一。成蟲體長二點五到三點五公分,深赤褐色,前胸背面和鞘翅有圓刻點。蛀食貯藏中之稻穀、麥粒、玉蜀黍等,以幼蟲為害最嚴重,可使穀粒成為中空。一年約繁衍八代,以成蟲或幼蟲越冬,成蟲壽命為八十六到二百三十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