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35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美味的佳餚。宋.梅堯臣〈就野人買兔〉詩:「剩付錢刀買餗,不須緣徑更求蹄。」明.張四維《雙烈記》第二八齣:「奇珍異味天餗,一飯須知恩可報,君恩似海深難掬。」
尸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祀時主讀祝文的人。語出《莊子.逍遙遊》:「人雖不治,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也作「屍祝」。
伏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位皇帝。教民佃漁畜牧,始畫八卦,造書契。《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文選.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粵有生民,伏羲始君。」也作「羲」、「犧」、「伏羲氏」、「伏犧」、「伏犧氏」、「宓羲」、「宓戲」、「羲皇」。
痛楚徹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端的痛苦。宋.洪邁《夷堅甲志.卷二.神告方》:「人揮刀誤傷指,血落食中,恍惚之際,手若為人所掣入鑊內,痛楚徹骨,號呼欲死。」也作「痛澈骨髓」、「痛入骨髓」。
恢恢有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丁技藝純熟,宰牛時運刀於骨節之間而有餘地。語本《莊子.養生主》:「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後比喻綽綽有餘。如:「以他的大才,處理這種小事,應是恢恢有餘。」
游刃恢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遊刃有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先秦哲學家莊子喜歡用寓言來啟發人們的智慧,他在〈養生主〉這篇文章中,就用了一則「丁解牛」的寓言,來讓人們了解理想的人生觀到底是什麼。這則寓言的內容大意是說:丁為文惠君分卸一頭牛的肢體,不僅動作像最美妙的舞蹈,所發出的聲音更像是最好聽的音樂。文惠君不由讚嘆地問:「你是怎麼辦到的?」丁說他所喜歡的是「道」,已經比技巧更進了一步。剛開始解牛的時候,眼睛所看的無非就是頭牛,根本無從下手。三年之後,才有所領略,眼睛已能看到牛的筋骨結構。到了現在,已可以不藉用目視,純粹運用精神感覺來動刀了。循著牛體天然的組織結構,削劈筋骨間的空隙,然後把刀子引向骨節的孔穴...
入室升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升堂入室」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先進》子曰:「由1>之瑟2>,奚為3>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4>矣,未入於室5>也。」 〔注解〕 (1) 由:子路(西元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弟子,春秋魯國卞人。性好勇、事親孝。仕衛,死於孔悝之難。富政治長才,在孔門四科中,列於政事科。 (2) 瑟:樂器名。一種彈撥弦樂器。形狀似琴,長八尺一吋,廣一尺八吋,古有五十弦,後改為二十五弦,相傳為犧所作。此指子路彈瑟的技巧。 (3) 奚為:為何,何以。 (4) 堂:廳堂。比喻光明正大之境。 (5) 室:內室。比喻精奧之處。
刃有餘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遊刃有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先秦哲學家莊子喜歡用寓言來啟發人們的智慧,他在〈養生主〉這篇文章中,就用了一則「丁解牛」的寓言,來讓人們了解理想的人生觀到底是什麼。這則寓言的內容大意是說:丁為文惠君分卸一頭牛的肢體,不僅動作像最美妙的舞蹈,所發出的聲音更像是最好聽的音樂。文惠君不由讚嘆地問:「你是怎麼辦到的?」丁說他所喜歡的是「道」,已經比技巧更進了一步。剛開始解牛的時候,眼睛所看的無非就是頭牛,根本無從下手。三年之後,才有所領略,眼睛已能看到牛的筋骨結構。到了現在,已可以不藉用目視,純粹運用精神感覺來動刀了。循著牛體天然的組織結構,削劈筋骨間的空隙,然後把刀子引向骨節的孔穴...
不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高興。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閒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南朝梁.劉孝標〈辯命論〉:「生而不喜,死而不慼。」
女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女媧氏。漢.應劭《世本.卷三.氏姓篇》:「女氏,天皇封弟𤧗於汝水之陽,後為天子,因稱女皇,其後為女氏。」晉.皇甫謐《帝王世紀》:「犧氏沒,女媧氏代位,亦風姓也,承犧制度,始作笙簧,無所革造,故易不載,不序於行,亦蛇身人首,一號女希,是為女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