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亮節高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雅。他在好友豫章內史夏府君過世後,寫了一篇哀祭文。其中:「越殷自周,紹膺遺祉,亮節三恪,侯服千祀,悠悠訖茲,徽烈不巳。」是敘述好友生前美好的德行、偉大的功業。並以「亮節」一詞,形容故友的堅貞節操。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成「高風亮節」,用來形容人的品格高尚,氣節堅貞。
|
逼人咄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咄咄逼人」。見「咄咄逼人」(一)。01.宋.章甫〈六言〉詩其六:「兒女逼人咄咄,交朋笑我悠悠。幸逢邊塞無事,但願山田有秋。」
|
春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短促易逝的事。[例]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宋.蘇軾〈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平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2.比喻幻想、妄想。[例]想摘天上的星星?別做春夢了!
|
去如黃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了唐代,詩人崔顥做了一首〈黃鶴樓〉詩:「昔人己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描述當年乘著黃鶴而去的仙人,再也沒有回來,只留下這座黃鶴樓,和悠悠白雲。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杳如黃鶴」,用來比喻一去不返,無影無蹤。
|
急急忙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匆忙的樣子。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一折:「你儘今生飄飄蕩蕩,便來世也則急急忙忙。」
|
淒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景物淒涼迷濛。宋.陸游〈即事〉詩八首之三:「煙雨淒迷晚不收,疏簾曲几寄悠悠。」
|
灝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彌漫在天地間的大氣,借指天地。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
|
切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懷念、思念。唐.張九齡〈西江夜行〉詩:「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使小生切切于懷,放心不下。」
|
開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春、初春。多指農曆正月或立春前後。《楚辭.屈原.九章.思美人》:「開春發歲兮,白日出之悠悠。」《呂氏春秋.開春論.開春》:「開春始雷,則蟄蟲動矣。」
|
神差鬼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鬼使神差」之典源,提供參考。 #元.李致遠《還牢末.第四折》(據《元曲選》引)1>【上小樓】你可便恰纔到來?他便待將咱殺壞,諕的我戰戰兢兢、悠悠蕩蕩。跪在塵埃,猛抬頭,觀覷了,失驚打怪。〔帶云〕我道是誰。〔唱〕原來是匾金環故人猶在。〔云〕太保,你認的我麼?〔李逵云〕你是誰?〔正末云〕我是李孔目。〔李逵云〕誰是李孔目?〔正末云〕則我便是李孔目。〔李逵詩云〕我聽言罷笑盈腮,慌忙扶上土坡臺。雲影萬重疑是夢,月明千里故人來。哥哥,你認的兄弟麼?則我便是山兒李逵。〔正末唱〕【十二月】這一場天來大利害,則為那匾金環惹禍招災。〔李逵云〕哥哥,你既在牢裡,怎能勾出來?〔正末唱〕這都是劉唐2>打開了...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