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7.82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餘波盪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件結束後所留下的影響,暫時難以平息。如:「他們倆感情雖告結束,但還餘波盪漾,流言四起,其傷害之深,外人是無法了解的。」也作「餘波蕩漾」。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一天不見面,就好像隔了三年一樣。形容思念殷切。語本《詩經.王風.采葛》。[例]他與女友感情深厚,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所以幾乎天天膩在一起。
登堂入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升堂入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子路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他富於政治長才,名列孔門四科中的政事科。子路的個性輕率衝動,好逞血氣之勇,卻又感情真摯,事親至孝。所以孔子對這位弟子的個性是又喜愛、又責備。有次子路彈瑟,被孔子聽到了,孔子覺得樂音中充滿了肅殺之氣,聽來很不祥和,就不太高興地說:「子由彈瑟,不合雅頌,為什麼會出自我的門下?」孔子對子路的批評傳到其他弟子耳中,以為孔子不喜歡子路,對待子路不免輕蔑起來。孔子知道後,又說道:「仲由的學問啊,已經有相當的成就,只是還沒有達到最精奧的境地。就好像一個人從外頭去進屋子,雖然登上了大廳,但尚未進入內室。」後來「升堂入室」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
意氣用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理事務只憑感情,多不依據理性。《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至今想來,究竟還是意氣用事,並不曾報效得朝廷,倒惹得同官心中不快活。」
感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外界事物的影響而觸動內心的感情。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有所感觸,惻愴心眼。」《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傳.邵雍傳》:「雍於凡物聲氣之所感觸,輒以其動而推其變焉。」
事過境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情隨事遷注音︰ㄑ|ㄥˊ ㄙㄨㄟˊ ㄕˋ ㄑ|ㄢ漢語拼音︰qíng suí shì qiān釋義︰感情隨著事情過去而改變。見「事過境遷」條。 01.《晉書.卷八○.王羲之列傳》引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源) 參考詞語︰事過情遷注音︰ㄕˋ ㄍㄨㄛˋ ㄑ|ㄥˊ ㄑ|ㄢ漢語拼音︰shì guò qíng qiān釋義︰事情過去,感情也就改變。見「事過境遷」條。 01.《近十年之怪現狀.第一一回》:「他只看了幾封信,那些請帖以為都是事過情遷的了,便沒有看。」 參考詞語︰境過情遷注音︰ㄐ|ㄥˋ ㄍㄨㄛ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味道、顏色、感情等深厚的。如:「濃郁」、「濃茶」、「濃妝豔抹」、「濃情密意」。南朝宋.鮑照〈代陳思王京洛篇〉:「古來共歇薄,君意豈獨濃?」唐.李賀〈昌谷讀書示巴童〉詩:「蟲響燈光薄,宵寒藥氣濃。」
適可而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恰到適當的程度就停止。[例]適可而止的玩笑,既可不傷感情,又可增加生活的情趣。
一觸即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觸即發」典源作「觸而即發」。指一經觸動而立即有所感發或反應,多用於感情方面。李開先,字伯華,號中麓,自稱中麓子或中麓山人,山東章丘人。他前後做官十幾年,罷官還鄉後,主要從事文學創作,是明代中葉著名的文學家和戲曲家。他以前認識一位前輩朋友張龍明。張氏曾私下託付他,將畢生之作〈原命〉、〈原性〉二文傳世下去。二十幾年來,他謹記於心。後來,在他的作品《李中麓閑居集.原性堂記》中記載:他有一間本來名為「面山」的屋子,有一次,來訪的客人問他,為何不改稱「原性」?李開先一聽,有感於和張龍湖的往事,於是欣喜地就把屋子改名了。他在文章中說他改屋名是本來內心即存有「原性」之念,被客人之言觸動而發,不知客人為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冷酷、沒感情。如:「她的態度很冰,很難應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