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懊憹」條。
|
想一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略加思索。《儒林外史》第三回:「自己心裡懊惱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薩計較起來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
|
一長半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三長兩短」。見「三長兩短」條。01.《文明小史》第八回:「老和尚方纔懊悔不迭,生恐他有一長半短,不應該留他住下。」
|
捷足先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ㄒㄧ),準備謀反。然而當時劉邦的勢力已經成熟,接到密報後便親自帶兵平息了這場叛變。韓信被殺前,無限懊悔,他嘆息著說:「我真恨自己當初不採用蒯通的計謀。」劉邦得知此言,便派人把蒯通抓來,想殺了他,蒯通爭辯說:「秦失去了政權,各路豪傑群起而爭之,才能高、動作快的自然就能爭得天下。現在精銳盡出,每個人都想要稱王,難不成您要把這些人全都殺了?況且當時韓信是我的主人,盡忠於主,本理所當然,我又有什麼錯呢?」劉邦聽了這番話,想想也不無道理,於是便放了他。蒯通對劉邦所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捷足先登」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行動最快者先達到目的。
|
即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今、此刻。[例]想要做的事即今就做,免得日後徒然懊悔。
|
不解之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不開的仇恨。形容仇恨很深。《文明小史》第三四回:「這班人氣極,白費工夫不算,又倒貼了本錢,萬分懊惱,更合那些維新人結了不解之仇。」
|
後悔何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後懊悔,已來不及了。表示事情無法挽回。《周書.卷三五.崔謙傳》:「一失事機,後悔何及。」也作「後悔無及」。
|
失張失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止失常,心不在焉。《醒世恆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陸五漢已曉得殺錯了,心中懊悔不及,失張失智,顛倒在家中尋鬧。」《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張媽媽大驚道:『怪道他連日有些失張失智,果然做出來。』」也作「失張倒怪」、「失張失志」。
|
三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本指空門、無相門與無作門。後泛指寺院的大門。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休道立下寺,我連三門都與你蓋了。」元.王實甫《破窯記》第二折:「呀!他在我三門下寫下兩句詩,男兒未遇氣沖沖,懊惱闍黎齋後鐘。」
|
刮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吵鬧不休。元.商衟〈新水令.彩雲聲斷紫鸞簫套.七弟兄〉曲:「懊惱、這宵、受煎熬。被淒涼一弄兒相刮躁。」也作「聒噪」、「聒躁」。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