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2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張舌騙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賣弄口舌,搬弄是非。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張舌騙口,花言巧語,指皂為白。」也作「片口張舌」、「騙口張舌」。
搬是造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蓄意挑撥雙方或在別人背後亂加批評,以引起糾紛。《初刻拍案驚奇》第三八回:「怎當得張郎憊賴,專一使心用腹,搬是造非,挑撥得丈母與引孫舅子,日逐吵鬧。」也作「搬弄是非」。
撥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搬弄口舌。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四七齣:「通事中間,撥嘴撩牙。」《封神演義》第一六回:「子牙暗想:『幾個月全無生意,今日撞著這一個,又是撥嘴的人。』」
調舌弄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長道短,搬弄是非。明.徐元《八義記》第三一齣:「須不會調舌弄脣,對天條合方真藥聖,揭榜入宮庭,醫公主切脈,便知驚風病症。」也作「調嘴弄舌」。
吊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搬弄脣舌,說玩笑話。《金瓶梅》第二二回:「你問聲家裡這些小廝們,那個敢望著他雌牙笑一笑兒,吊個嘴兒?」
鼓脣搖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鼓動嘴脣與舌頭。比喻以言語搬弄是非。《紅樓夢》第六三回:「你鼓脣搖舌的,自己開心作戲,卻說是稱功頌德呢?」也作「搖脣鼓舌」。
拉老婆舌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搬弄是非,揭發人隱私。如:「做人要留點口德,不要到處拉老婆舌頭。」也作「拉舌頭」、「老婆腋舌」。
唆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唆、搬弄是非。《劉知遠諸宮調.第一》:「喚作進兒,超兒,聽人唆調,與俺怒叫暄。」《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小姑你好不賢良,便去房中唆調娘,若是婆婆打殺我,活捉你去見閻王。」也作「挑唆」。
拉舌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學舌傳話,搬弄是非。如:「他向來不愛拉舌頭,扯簸箕,免得一不小心就得罪人。」也作「拉老婆舌頭」。
弔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心搗鬼、不聽使喚。《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六九回:「你那裡真是個大仙?所行之事,都是些妖邪術法,敢到我老娘的跟前弔什麼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