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47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紛至沓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明.張岱《瑯嬛文集.卷四.魯雲谷傳》:「相知者日集試茶,紛至沓來,應接不。」
望洋興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釋義︰形容其偉大宏深。猶「望洋興嘆」之本義,見「望洋興嘆」條。 01.宋.王柏〈六義字原序〉:「日猶得游神於偏旁字畫之微,每有望洋之嘆。」 參考詞語︰望洋而嘆注音︰ㄨㄤˋ |ㄤˊ ㄦˊ ㄊㄢˋ漢語拼音︰wàng yáng ér tàn釋義︰形容其偉大宏深。猶「望洋興嘆」之本義,見「望洋興嘆」條。 01.宋.陳善〈秦少游文自成一家〉:「所進論策辭句,頗若刻露,不甚含蓄,若此坡,不覺望洋而嘆也。」 參考詞語︰望洋興歎注音︰ㄨㄤˋ |ㄤˊ ㄒ|ㄥ ㄊㄢˋ漢語拼音︰wàng yáng xīng tàn釋義︰歎,同「嘆」。「望洋興歎」即「望洋興嘆」。見「望洋興嘆」條。 01.元.劉壎《隱居通議...
風塵僕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僕僕風塵注音︰ㄆㄨˊ ㄆㄨˊ ㄈㄥ ㄔㄣˊ漢語拼音︰pú pú fēng chén釋義︰猶「風塵僕僕」。見「風塵僕僕」條。 01.《東歐女豪傑.第三回》:「又想菲亞僕僕風塵,席不暖,現在又被囚繫,少不免擔驚受苦,當是玉容消減,憔悴萬分了。」 02.清.陸隴其〈與曹翁臻萊書〉:「愈覺親翁優游園亭,真為至樂,曾點之春風沂水,賢於僕僕風塵者多矣。」
萍水相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據《全唐文.卷一八一.王勃》引)遙吟俯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罇;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盼於中天,極娛遊於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1>難越,誰悲失路之人2>;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注解〕 (1) 關山:關隘與山峰。比喻路遙遠或行路的困難。 (2) 失路之人:指迷路的人。
刻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據《全唐文.卷三四八.李白》引)白少頗周慎,忝聞義方,入暗室而無欺,屬昏行而不變。今小人履疑誤形似之跡,君侯流愷悌矜恤之恩。戢秋霜之威,布冬日之愛,睟容有穆,怒顏不彰。……白孤劍誰託,悲歌自憐。迫於悽惶,席不暖。寄絕國而何仰?若浮雲而無依。南徙莫從,北遊失路。遠客汝海,近還城。昨遇故人,飲以狂藥,一酌一笑,陶然樂酣。……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愍1>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2>之辜3>,深荷三公4>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愆5>,五情冰炭6>,罔知所措。晝愧於影,夜慚...
行雲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02.《石門文字禪.卷二七.跋太師試筆帖二首之一》:「此帖骨氣深穩,姿媚橫生,其得意時筆也。不然,何其如行雲流水之閑也。」
昭然若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亮走路一般明顯而清楚。如今你得以保全身軀,不聾不跛地處於尋常人的行列中,已經是萬幸了,哪還有什麼閒抱怨上天呢?」典源又見《莊子.山木》。內容則是表述孔子困於陳、蔡之間時,大公任去慰問他,向他說明:或許是因為他賣弄聰明,去驚駭世俗的愚人;修身立德,去突顯別人的汙穢,光芒外露,就像日月一般往來人群之中,顯而易見,所以如今才無法免於被排斥的禍患。後來「昭然若揭」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含義或真相非常清楚,顯而易見。
不遑多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所謙讓。如:「小王與小李平常就愛鬥嘴,此次共同主持節目,兩人更是不遑多讓,互爭鋒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閒時間。如:「撥空」、「沒空」、「抽空」。
蒸蒸日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罷官後家居蘇州,熟諳清代掌故。所著《郎潛紀聞》是一部取材豐富、內容廣泛的史料筆記,為陳康祺利用公餘閒時間寫成,書中內容多輯錄清代的軼事、風土民情,可補充正史的不足之處,對於研究清代的歷史提供了不少珍貴的資料。在〈世宗停止浙江鄉會試〉一節中,記述了雍正四年的時候,因為浙江人查嗣庭、汪景祺的詩文有悖逆朝廷之意,皇帝認為浙江一帶民風惡劣,於是下令禁止浙江士人參加各級科舉考試。這樣的情形持續兩年之後,李衛、王國棟、王蘭生等人上奏表示:浙江一帶的士子已經反省自己的過錯,風氣完全改變,正在不斷地進步發展之中,請皇帝下詔讓浙江士子恢復參加科舉。原文中「蒸蒸日上」這句成語,用來形容事物不斷地進步發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