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砒石。因砒石出於信州,人言蓋暗射信字。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金石部.砒石》:「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為信石,而又隱信字為人言。」
河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小兒胎衣的俗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五二.人部.人胞》:「胚胎將兆,九九數足,我則乘而載之,故謂之河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荷的地下莖。《文選.何晏.景福殿賦》:「茄蔤倒植,吐被芙蕖。」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三.果部.蓮藕》:「以蓮子種者生遲,藕芽種者最易發。其芽穿泥成白蒻,即蔤也。」
白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顏色潔白的精製蜂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九.蟲部.蜜蠟》:「蠟乃蜜脾底也。取蜜後煉,過濾入水中,候凝取之。色黃者俗名『黃蠟』;煎煉極淨色白者為『白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即鯢。形似鮎,聲音如嬰兒。《集韻.入聲.盍韻》:「魶,鯢也,似鮎,四足,聲如嬰兒。」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四.鱗部.鯢魚》:「《釋名》:『人魚、魶魚。時珍曰:如小兒,故名。』」
桃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中藥。桃的種仁。為破血袪瘀的常用藥品。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九.果部.桃》:「桃仁行血,宜連皮尖生用。潤燥活血,宜湯浸去皮尖炒黃用。」也稱為「桃核」。
本草綱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明李時珍撰,五十二卷。就《本草經》及諸家之說刪定,糾謬辨疑,刪繁補缺,歷時近三十年始成。收載藥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種,附圖千餘幅,闡發藥物的性味、主治、用法、產地、形態、炮製等,並載附方萬餘。本書有英、法、日、韓、德等譯本。
油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綠豆。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四.穀部.綠豆》:「皮薄而粉多,粒小而色深者為油綠。」
禹餘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植物名:(1)百合科麥門冬屬,「麥門冬」、「麥冬」之別稱。參見「麥冬」條。《爾雅.釋草》:「虋冬。」宋.邢昺.疏:「麥門冬,秦名羊韭,齊名愛韭,楚名馬韭,越名羊蓍,一名禹葭,一名禹餘糧。」(2)蒒草。莎草科薹草屬。「蒒草」之別稱。多年生草本,稈高十至二十公分,基部葉鞘破裂成纖維狀,葉線形。花單性雌雄異株,花序頭狀,小穗多數。小堅果三稜形。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三.穀部.蒒草》:「釋名:自然穀、禹餘糧。」(3)百合科菝葜屬,「土茯苓」之別稱。攀緣灌木,根莖粗厚,塊狀,莖無刺光滑。葉狹卵狀披針形。花單性,雌雄異株,繖形花序單生葉腋。漿果熟時紫黑色。
2.一種中藥。常呈大小圓石片或砂粒,膠附在褐鐵礦上,中間有空處,含黃色黏土,勻細清潔。產在池澤山島中的石類。相傳大禹戰勝,棄餘糧,化而為石,故有此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金石部.禹餘糧》:「時珍曰:『石中有細紛如麵,故曰餘糧,俗呼為太一禹餘糧。』」
雲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礦石。雲母的一種。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八.金石部.雲母》:「雲色多青。」唐.白居易〈早服雲母散〉詩:「曉服雲英漱井華,寥然身若在煙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