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4.95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說話,表示意見。《大宋宣和遺事.元集》:「朕此器久已就,只怕人言,故未曾將用。」
2.時人的評論。《左傳.昭公四年》:「禮義不愆,何恤於人言。」
3.砒石。因砒石出於信州,人言蓋暗射信字。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金石部.砒石》:「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為信石,而又隱信字為人言。」
人言可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輿論力量很大,令人敬畏。語本《詩經.鄭風.將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今多指流言蜚語令人生畏。清.洪昇《長生殿》第七齣:「遂蒙天眷,勉爾承恩。聖意雖濃,人言可畏。」《活地獄》第三○回:「但是人言可畏,必定也要明明心。」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不尊重、不聽從有經驗者的意見,往往會吃虧後悔。如:「他當初一意孤行,不聽父母的勸告,現在果然應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那句話。」也作「不聽好人言,果有恓惶事」、「不聽好人言,必有恓惶淚」。
事無不可對人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作所為沒有什麼事不能對別人說。語本《宋史.卷三三六.司馬光傳》:「吾無過人者,但平生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耳。」比喻行事坦蕩,光明磊落。
人言籍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籍籍,紛擾雜亂的樣子。人言籍籍指人們議論紛紛。《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夫人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妾亦聞外面人言籍籍,歸怨相公。』」《中國現在記》第六回:「畢珠也曉得人言籍籍,心上很想做出一樁重大之事給人家看看,就可以箝制人家的嘴了。」
人言鑿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鑿鑿,明確可信。人言鑿鑿指人們的傳說好像有憑有據,明明白白。《糊塗世界》卷一一:「我不曉得是真是假,但是人言鑿鑿,諒非無因。」
沒一事不可對人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白坦誠,未嘗做出違背良心的事情。如:「他處事光明磊落,沒一事不可對人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話語、所說的話。如:「有言在先」、「忠言逆耳」、「人言可畏」。《論語.公冶長》:「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三人成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策.魏策二》龐葱1>與太子2>質3>於邯鄲4>,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5>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龐 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6>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願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為知。」於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後太子罷質,果不得見。 〔注解〕 (1) 龐葱:戰國魏人,生卒年不詳。 (2) 太子:指戰國魏太子,生卒年不詳。 (3) 質:音ㄓˋ,用財物或人抵押擔保。 (4) 邯鄲: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北省西南部與河南省接界處,為戰國時趙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