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是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審察錯誤而加以校正。《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校定東觀五經、諸子、傳記、百家蓺術,整齊脫誤,是正文字。」也作「諟正」。
勘誤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文字訛誤的對照表。
開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江浙一帶彈詞曲藝的小唱段,原在正書演出前加唱,以為定場,與正文無關。現已獨立,分對口、群唱、小組唱、對白開篇等。其中以蘇州彈詞開篇最有特色,如宮怨、新木蘭詞。
入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元時說書人於開講前,先以一小段故事或笑話作引子,再導出正文,稱為「入話」。《醒世恆言.卷三五.徐老僕義憤成家》:「適來小子道這段小故事,原是入話,還未曾說到正傳。」也稱為「笑耍頭回」。
得勝頭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元時說書人於開講前說個小故事,以導出正文。《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且先引下一個故事來,權做個得勝頭迴。」也稱為「得勝頭回」。
白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本中不加注解的正文
旁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中正文旁的細字註解。也稱為「旁訓」。
德勝頭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元時說書的人開講前說個小故事,以導入正文的話題。《醒世恆言.卷三三.十五貫戲言成巧禍》:「且先引下一個故事來,權做個德勝頭迴。」也稱為「笑耍頭回」。
扉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籍正文前的插圖。
引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話本在故事之前用以引入正文的詩詞或小故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在下為何說這個做了引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