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52.40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疲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衰老或身有殘缺、疾病的人。《後漢書.卷四.孝帝紀》:「諸官府、郡國、王侯家奴婢姓劉及疲癃羸老,皆上具名。」宋.張載〈西銘〉:「凡天下疲癃殘疾,惸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也作「罷癃」。
覆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掩蓋遮蔽。《後漢書.卷四.孝帝紀》:「郡國欲獲豐穰虛飾之譽,遂覆蔽災害,多張墾田。」
犀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犀牛皮製成的甲冑。《楚辭.屈原.九歌.國》:「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唐.杜牧〈郡齋獨酌〉詩:「犀甲吳兵鬥弓弩,蛇矛燕戟馳鋒鋩。」
桑榆末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晚年、年老。清.顧炎武〈與李霖瞻書〉:「而崑山從弟子嚴連得二孫,又令荊妻抱其一以為兒之後,桑榆末景,或可回三舍之戈,此間風俗,大勝東方,雖未卜居,亦有安土之懷矣。」也作「桑榆暮景」。
載塗怨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怨聲載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載,東漢末年由於外戚和宦官政爭,造成當時朝野動盪不安,東漢的國運也搖搖欲墜。漢和帝死後,出生才百餘天的帝即位,不久即夭折,於是鄧太后與其兄弟鄧騭迎立年僅十三歲的安帝,但大權仍掌握在鄧太后手中。鄧太后死後,安帝親政,鄧氏一門立刻遭到貶黜,但安帝又援引其母家耿氏及妻家閻氏掌握大權。安帝死後,閻氏立年幼的北鄉侯為少帝,不久即病死。這時對於外戚干政早已心生不滿的宦官們,便趁機發動政變,殺掉閻氏一門及其同黨,擁立順帝。但順帝即位後,政權並未回到皇帝手中,實權仍由皇后的父親大將軍梁商掌握。梁商見到政局敗壞,民間災異四起,想要...
石爛江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送歸燕,正是去年題葉時。葉落燕歸真可惜,東流玄髮且無期。笑筵歌席反惆悵,明月清風愴別離。莊叟1>彭2>同在夢,陶潛3>身世兩相遺4>。一丸五色5>成虛語,石爛松薪6>更莫疑。哆侈不勞文似錦,進趨何必利如錐。錢神任爾知無敵,酒聖於吾亦庶幾。江畔秋光蟾閣鏡,檻前山翠茂陵眉。樽香輕泛數枝菊,簷影斜侵半局棋。休指宦遊論巧拙,祗將愚直禱神祇。三吳煙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 〔注解〕 (1) 莊叟:莊周,戰國時宋國蒙人,生卒年不詳。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逍遙自得;政治觀則歸於無為而治。與老子並為道家思想的宗師。 (2) 彭:彭祖、子。《莊子.齊物論》:「莫壽於子,而彭祖為夭。」彭祖,相傳活...
韋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中宗的皇后。(西元?~710)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中宗被武則天廢,幽禁於房陵二十一年,韋后與中宗同歷艱苦。及中宗復位,韋后參與政事,與武三思勾結,縱容女兒安樂公主賣官鬻爵。後毒死中宗,立帝,臨朝聽政,而後為李隆基(玄宗)所弒。
怨囂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怨聲載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載,東漢末年由於外戚和宦官政爭,造成當時朝野動盪不安,東漢的國運也搖搖欲墜。漢和帝死後,出生才百餘天的帝即位,不久即夭折,於是鄧太后與其兄弟鄧騭迎立年僅十三歲的安帝,但大權仍掌握在鄧太后手中。鄧太后死後,安帝親政,鄧氏一門立刻遭到貶黜,但安帝又援引其母家耿氏及妻家閻氏掌握大權。安帝死後,閻氏立年幼的北鄉侯為少帝,不久即病死。這時對於外戚干政早已心生不滿的宦官們,便趁機發動政變,殺掉閻氏一門及其同黨,擁立順帝。但順帝即位後,政權並未回到皇帝手中,實權仍由皇后的父親大將軍梁商掌握。梁商見到政局敗壞,民間災異四起,想要...
海乾石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送歸燕,正是去年題葉時。葉落燕歸真可惜,東流玄髮且無期。笑筵歌席反惆悵,明月清風愴別離。莊叟1>彭2>同在夢,陶潛3>身世兩相遺4>。一丸五色5>成虛語,石爛松薪6>更莫疑。哆侈不勞文似錦,進趨何必利如錐。錢神任爾知無敵,酒聖於吾亦庶幾。江畔秋光蟾閣鏡,檻前山翠茂陵眉。樽香輕泛數枝菊,簷影斜侵半局棋。休指宦遊論巧拙,祗將愚直禱神祇。三吳煙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 〔注解〕 (1) 莊叟:莊周,戰國時宋國蒙人,生卒年不詳。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逍遙自得;政治觀則歸於無為而治。與老子並為道家思想的宗師。 (2) 彭:彭祖、子。《莊子.齊物論》:「莫壽於子,而彭祖為夭。」彭祖,相傳活...
同歸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同歸於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獨孤及(西元725∼777),字至之,河南洛陽人,唐代散文家。獨孤及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先驅,以儒家典籍為治學方向,長於議論,強調立範誡世,不以詞藻華麗取勝。在〈祭吏部元郎中文〉中,獨孤及悼念猝逝的友人,舉了彭祖與子為例。相傳彭祖活了八百歲,子則是未成年而死之人,兩人活著的時間雖然差距甚大,最後卻都必須歸於死亡。因此在通達生命的智者看來,死亡不過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不需要為此感到嘆息。後來「同歸於盡」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一同毀滅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