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洗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洗滌心胸,摒除惡念或雜念。《易經.繫辭上》:「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唐.徐浩〈寶林寺作〉詩:「洗心聽經論,禮足蠲凶災。」
|
洗垢索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故意挑剔他人的過失或缺點。參見「洗垢求瘢」條。《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好則鑽皮出羽,惡則洗垢索瘢。」
|
洗手不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從此不再從事某事。通常指盜賊等改邪歸正。《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我這個黑金剛從今洗手不幹,我便向山寨裡,接了母親,尋個安穩地方。」
|
刮腸洗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南史.卷四七.荀伯玉傳》:「若許某自新,必吞刀刮腸,飲灰洗胃。」比喻痛改前非。如:「他最近這一陣子,每日早出晚歸的拚命讀書,努力準備大學聯考。看來這次他真的是刮腸洗胃,重新做人了。」
|
刷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洗拭。宋.蔡襄〈親祀南郊〉詩:「廢滯振拔,垢瑕刷洗。」《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那馬憑他怎樣的摸索,風絲兒不動,他便每日親自看著,刷洗、喂養起來。」
2.搜括。《水滸傳》第一一五回:「要刷洗村坊,著科斂白糧五萬石。」
|
清貧如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寒貧苦,窮得一無所有。清.李心衡《金川瑣記.卷五.示夢托生》:「清貧如洗,無以為殮,龔為經理其喪,復佽助旅費,其家始得扶襯而歸。」
|
洗面革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變舊有面目,去除邪思雜念。指改過向善,重新做人。如:「典獄長勉勵受刑人,出獄以後,要洗面革心,重新開始,好好闖出一番事業。」
|
貓兒洗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做事草率。如:「你做事怎麼就像貓兒洗臉一樣?」
|
洗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洗去泥土。唐.杜甫〈泛溪〉詩:「得魚已割鱗,採藕不洗泥。」
2.設宴款待遠來或歸來的人。《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多年不相見,來幾日,也不曾為洗塵,今日辦了幾盃淡酒,與洗泥則個。」《水滸傳》第二六回:「小人們都不曾與都頭洗泥接風,如今倒來反擾。」也作「接風」、「洗塵」。
|
洗垢求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趙壹傳》:「所好則鑽皮出其毛羽,所惡則洗垢求其瘢痕。」指洗掉汙垢後,仍尋求瑕疵。比喻故意挑剔他人的過失或缺點。金.劉祁《歸潛志》卷九:「張承旨行簡知貢舉,惟以格律痛繩之,洗垢求瘢,苛甚。」也作「洗垢尋痕」、「洗垢索瘢」。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