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2.04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鍾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對一味講究用典,斥責了『文章殆同書抄』的堆砌典故風氣,又舉出『 思君如流水』、『高台多悲風』、『清晨登隴首』、『明月照積雪』等名句詩歌主要是抒情,用事用典過多反而有傷詩歌的情韻。鍾嶸認他主張詩貴自然,用白描手法。,非要用典不可也應該用熟典(眾人熟知的典故)。可見他主張詩貴自然,用白描手法。2、反對聲病說:鍾嶸認為詩人應該注重詩歌的自然音韻,能夠達到和諧悅耳即可,若加以聲病的嚴格限制,那詩人變成為聲病的奴隸,反而有損於詩的自然美。鍾嶸時代,沈約提倡聲律說,『永明體』詩風氾濫,鍾嶸給予大力抨擊。他說:『但令清濁通流,口吻...
香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擺放香爐、燭臺、神像、牌位的長桌,比一般八仙桌為高。[例]每天清晨,奶奶都會在香案上擺幾朵玉蘭花來供奉佛祖。
枝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樹枝上。[例]清晨時分,枝頭上的小鳥齊聲高唱。
狹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窄小而長。如:「他喜歡清晨漫步在狹長的森林步道中,享受如世外桃源的寧靜。」
夔州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望補稻畦水歸〉詩說:「東屯大江北,百頃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亂。」〈園〉詩說:「仲夏流多水,清晨向小園。碧溪搖艇闊,朱果爛枝繁。始為江山靜,終防市井喧。畦疏繞茅屋,自足媚盤餐。」小園、明指在東屯的小園。所以〈上後園山腳〉詩說:「清旭步北林,小園皆高岡。」與《讀史方輿紀要》所記載的「前帶清溪,後枕崇岡」正合。又〈上後園山腳〉說的「更上林北岡」,〈暇日山園散病〉說的「江村意自放」,「深耕種數畝」,〈溪上〉說的「峽內淹留客,溪邊四五家」,也可知道在什麼地方了。
朝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中小學校中,清晨集全校學生於大操場,舉行升旗典禮,並由校長訓話,或其他人員報告事務,稱為「朝會」。
暮去朝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昏過去,清晨又到來。比喻時光流逝。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也作「朝來暮去」。
廓落晨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寥若晨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寥若晨星」原作「廓落晨星」。晉朝張華〈情詩〉「廓落晨星稀」一句,原指清晨廣大遼闊的天空,星星十分稀疏的景象。演變到南朝齊人謝朓〈京路夜發〉詩:「曉星正寥落,晨光復泱漭。」及唐韓愈〈華山女〉詩:「黃衣道士亦講說,座下寥落如明星。」則以「寥落」一詞來形容清晨天上星星稀疏的景象。而出現「寥若晨星」這句成語的書證,則要到清朝章回小說《冷眼觀》第一○回:「須臾,各人所叫的堂差已如鳥獸散去,房裡依然剩我們四五個人,寥若晨星,倒覺耳目為之一淨。」才能見到。文中「寥若晨星」意指人數稀少。
深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清晨
晨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晨的陽光。《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唐.杜甫〈甘林〉詩:「晨光映遠岫,夕露見日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